摩托车论坛

标题: 大众车烧机油是怎么样“烧”的? 原因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19 10:38
标题: 大众车烧机油是怎么样“烧”的? 原因是什么
转的。。。。。。




作者:成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93726/answer/461020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我们来看看德系车对发动机气缸的加工工艺,其发动机气缸壁在显微镜下呈现为网状形(平时由肉眼看气缸壁都是光亮的)。
这是因为德系车在加工汽缸内壁时精搪完毕后直接用衍磨沙条进行衍磨,在汽缸内壁形成了与水平线成30°夹角的网纹加工刀痕,这个刀痕的深度大约0.10毫米。
这每个细小的网孔都是存机油的“小油库”,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行工作时要比平面气缸壁的润滑性能更好,这也就将活塞环和气缸壁之间的磨损降到了最低。

所以德系车在行驶了几十万公里后,去测量其发动机气缸壁的磨损,要比其他车系小许多,发动机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主要指气缸压力)。
那为什么烧机油呢?
这里指和其他车型相比机油消耗较大,由于德系车的气缸壁呈网状,在活塞做功(点火爆燃)下行时就将网孔“小油库”中残留的机油烧掉了。


发动机气缸的这种设计,在欧洲国家使用,烧机油要比在我国要少很多,原因是欧洲国家道路较好,跑高速较多,发动机在高转速条件下,网状缸壁的网孔中(小油库)存的机油较少,烧掉的也少。
在我国高速公路最高时速在120公里/小时,大多数车又有多少时间在跑高速呢?在城区车速能有40公里/小时就很不错了,加之路堵,长时间低速,每个路口的红灯等待,发动机过多时间处于怠速状态,这样的发动机工作环境,导致停留在气缸网孔的机油较多,烧掉的机油也就多了。
这就如同一辆车为什么跑长途省油,在城里开费油是一样的道理。从技术层面分析这样的烧机油正是对发动机气缸壁的一种有效保护。
目前还在烧机油的德系车怎么办,可以在机油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做适当的补充,或者将原先一万公里换机油缩短到五千至七千公里换一次,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气缸壁网状磨耗的较平滑时,烧机油的量会越来越少。

综上所述,德系车烧机油的真相是因为机械构造的原因。而前期多消耗机油,是为了保证发动机的寿命和强劲动力。



然而这些都是骗鬼的,这个版本的解释连真正的修车师傅都被洗脑了,近几年这个帖子是铺天盖地 ,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 wetnights    时间: 2017-10-19 10: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zzx    时间: 2017-10-19 10:56
油气分离装置和涡轮的锅...

嗯 还有就是凸轮的可变升程太原始粗暴...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19 10:57
wetnights 发表于 2017-10-19 18:43
因为技术不过关,把不成熟产品推向市场,完全不负责的表现,尤其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论坛有VW粉拿出国标说10 ...




在他们眼中 因为大众比较高级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19 11:02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zNTI5NjQ0.html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19 11:07
缸体材料不行,油气分离器设计不行
作者: mouseking    时间: 2017-10-19 11:13
什么激光网纹都是骗人的!真正的原因是:精度低,间隙大、气缸与活塞环表面粗糙。

可以讲句:日本在很多方面早已超越德国。

作者: 一丁    时间: 2017-10-19 11:45
你以为德系车是德国造的车?
你以为德系车的配件是德国造的?
你以为德系车用的材料是德国的材料?

作者: liandi    时间: 2017-10-19 12:04

看看...





作者: way361    时间: 2017-10-19 12:05
mouseking 发表于 2017-10-19 19:13
什么激光网纹都是骗人的!真正的原因是:精度低,间隙大、气缸与活塞环表面粗糙。

可以讲句:日本在很多 ...

正解。。。。
作者: qq2037893384    时间: 2017-10-19 12:08
这样讲是岂有此理,立牌坊请名正言顺!(不是针对楼主)
作者: 8G1562    时间: 2017-10-19 12:35
我的125汽缸内也是有网纹的,这是不是说明这个机械加工精度很差?
作者: way361    时间: 2017-10-19 12:53
修车师傅被洗脑是因为,那不叫修车师傅,叫修车学徒。
真正的修车师傅,会告诉你,买大众车?先看看二手市场占比,再看修车店主修车型占比再做决定。

所以,我去二手市场观察了一番,发现大众车最多。就拿朗逸和卡罗拉对比,两款车都曾占据销量冠军榜,新车价格相当,找到10辆朗逸,才找到1辆卡罗拉,问价格卡罗拉高出朗逸1万多,老板还说了,卡罗拉不还价,卖不掉我就自己开,但是其他车款价格好商量。。。听到这里,我也是醉了。。。
次日我又去查访修车店,主修大众奥迪宝马占据前列,奇怪的是主修日本车的很少,主修丰田的一家也找不到。。。
我又去找修车师傅,他说那个修车店主修日本车就会把牙饿掉。。。
我并没有赞扬日本车,贬低德国车之意,只不过把事实情况讲了出来。之前大家都认为,德国车皮实耐用,日本车皮薄不结实。而现在这种观点正在改变。而且烧不烧机油和机油粘度无关,比如途观用5w40的机油烧机油也很正常大家都能接受了,但是普拉多用0w20稀得像水一样的机油在西藏随便狂奔谁说烧机油了,那都是大新闻。。。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19 13:11
转自乐江的一段话,应该可以解释这问题

我们很容易理解VW5W40机油的钟爱,在共EA113平台生产涡轮增压和非涡轮增压发动机时,共平台带来的降低成本优势,主要表现在对差异料数量的控制。换而言之就是同平台生产的不同型号发动机,在设计上越多共用组件成本就越低。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暖机工况下冷却液温度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是相差不大的,但是油温会明显增高些。而且涡轮增压的缸压很高,为了保证缸套强度采取封闭式冷却道的铸铁缸体设计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更加可以理解与EA1131.8T共平台生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当然不可能是开发式冷却道的全铝发动机。而EA888平台的1.8T2.0T缸压进一步提升,也肯定是封闭式冷却道的铸铁缸体;最后甚至连国产的EA111平台的小排量也是铸铁的。我们不在此评论铸铁与全铝发动机的优缺点,我们只是要讲,这就需要活塞环和缸套之间设计更大的间隙以确保活塞环在高温膨胀后不会在缸套内卡住,而更大的间隙在市区走走停停时,虽然冷却液温度上升很快(电脑在油温不足时会控制冷却液温度在高位以帮助油温更快达到暖机设计温度),但是由于缸内燃烧并不激烈,活塞环温度未必就能上得来。如此一来北方冬天的拥堵就成了一个小活塞环在一个大缸套里面往复运转,机油的粘度过低不可避免的导致机油消耗量大幅增加。实际上你驾驶一部大众EA113EA888系车型长途高速行驶几千公里发动机不熄火,机油消耗量远远没有市区行驶几千公里所消耗的机油量那么多。所以VW系坚持采用高粘度机油并非因为高温高剪切下油膜厚度不足导致磨损加剧,而更可能是为了减少市内走走停停环境下的机油消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大众在SAE40基础上提出了150℃高温高剪切粘度不小于3.5。而来自实验室的数据表明,高温高剪的动力粘度只有低于2.6cP时才会导致明显的磨损加剧现象,而高于2.6之后无论数值多高磨损都非常小。而且在2.6附近是最节省燃油的。所以说那些追求2.6cP以上的高温高剪动力粘度以增加机油抗磨性能的说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那么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VW系的气门油封设计上,也存在设计间隙较大或者一定里程的磨损后间隙过大的可能。因为缸套和活塞环之间的润滑是飞溅润滑,而在气门油封的上面就是凸轮轴和摇臂轴承都是高温压力润滑,(此时机油动力粘度2.5-3.5cP左右,而常温水的动力粘度是1cP,冰水的动力粘度是1.6cP,这么讲你可以理解此时的机油够“稀”了吧,这个粘度主要用途是散热),一旦气门油封有较大间隙,压力润滑下的高温低粘度机油消耗量相比一般的从活塞环间隙处损耗机油的量则大得多。
作者: 猫宅冬    时间: 2017-10-19 13: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19 13:43
8G1562 发表于 2017-10-19 20:35
我的125汽缸内也是有网纹的,这是不是说明这个机械加工精度很差?

珩磨纹 是都有的,如果到了不换气缸不行的地步,那珩磨纹 一定磨没了。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19 13:48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19 21:11
转自乐江的一段话,应该可以解释这问题

我们很容易理解VW对5W40机油的钟爱,在共EA113平台生产涡轮增压 ...

迈腾3.2的气缸体就比较好,在铝合金气缸内壁热喷吐耐磨的硅铝合金涂层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19 13:55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19 21:48
迈腾3.2的气缸体就比较好,在铝合金气缸内壁热喷吐耐磨的硅铝合金涂层

现在部分大众发动机是为HTHS为3.5的nW-30设计的,应该说是比以前的相对好点吧。在节能环保要求下,低粘度机油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是一种趁势,大众没办法继续吃老本

作者: mouseking    时间: 2017-10-19 13:58
猫宅冬 发表于 2017-10-19 21:41
铁缸套是主因啊,换铝的

如果是铝缸套,机油消耗量更大!因为铝的热胀系数是铁的数倍!

没有热胀系数小的高强度铝全合,用铁做活塞机油消耗量才小,只是铁活塞惯性大,在高速的汽油机上不好。

所以汽车上多用铝活塞,为了减少机油消耗,用小直径的活塞。直径小了,温度升高直径大不了多少。

作者: liandi    时间: 2017-10-19 14:02
帮顶吧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19 14:05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19 21:55
现在部分大众发动机是为HTHS为3.5的nW-30设计的,应该说是比以前的相对好点吧。在节能环保要求下,低粘度 ...

哪个型号的大众发动机?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19 14:06
mouseking 发表于 2017-10-19 21:58
如果是铝缸套,机油消耗量更大!因为铝的热胀系数是铁的数倍!

没有热胀系数小的高强度铝全合,用铁做 ...

铝缸套根本不耐磨

作者: 疾行无风    时间: 2017-10-19 14:08
据说:
大众的油气分离器存在毛病,导致发动机内的机油高温汽化后不能完全回收,一部分机油气体被烧掉。
我也是听来的,搬运工而已。

作者: mouseking    时间: 2017-10-19 14:21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19 22:06
铝缸套根本不耐磨

不耐磨、热胀冷缩系数大,所以铝不适合做热机的缸套。常规材料中灰铸铁最适合。耐磨、热胀冷缩小、成本低、易生产加工。活塞环也是铸铁做的。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19 14:31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19 22:05
哪个型号的大众发动机?

好像EA111、EA888都能用,不是十分了解

作者: 天王盖地虎    时间: 2017-10-19 14:48
双缸迷 发表于 2017-10-19 19:02

这个记者去采访害得帕萨特司机加机油的时候一分心 给洒到机体上差点发生火灾。。。。。。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19 15:01
国内合资无论是日系德系都是半斤八两,一个车身底盘不咋地,一个发动机不咋地
作者: ct1984515    时间: 2017-10-20 07:16
因为这个车比较高级。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07:41
用人名币投票的。我非常推崇德系车。

无标题.png (70.53 KB, 下载次数: 28)

无标题.png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07:44
还有一个,你们见过驾校里用日系的多,还是德系的,出租车日系的多,还是德系的。
说啥都冇用,给真金白银的不是傻子,日系车发动机省一毛钱油,用车重换来的,仅此而已。

作者: 咔嚓一刀    时间: 2017-10-20 08:09
真正的原因就是加工精度不够,日系发动机核心部件是在低温环境下组装,常温下贴合度会更高

作者: 火咀    时间: 2017-10-20 08:23
那些大众出租车、教练车是什么级别的?不就是两个字,便宜。法拉利也不做出租车啊,就不如大众了?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08:25
同价位的日系便宜车也很多,比德系还便宜。发动机倒是不会坏,其他的呢。

车质网上,有投诉排行,问题描述。
发动机问题,根本站不住脚。



作者: automan    时间: 2017-10-20 08:28
作者:尹星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93726/answer/226980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鲁镇的汽修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门面一台举升机,用来做一般性维护保养,可以更换机油。开车的人,车子到了保养期,每每花五百来块,买一桶机油,靠门面外站着,等车子换好机油再开走;如果肯充一WVIP,那就能享受贵宾待遇,但这些顾客,多是国产车主,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BBA车主,才踱进店面隔壁的VIP休息室,要一杯咖啡,慢慢地坐喝等待车子保养或者维修。

我是汽修店里当学徒,在外面做帮换机油的事。我整天的站在店里,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只有孔大众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大众是办了会员卡而在操作间等待的唯一的人。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防撞钢梁、独立悬挂、涡轮增压,让人半懂不懂。因为他姓孔,正好又开的怕杀特,取下一个绰号孔大众。他到店,所有的顾客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大众,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维修师傅说,加一桶机油,要全合成的。便排出九张大钞。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的锦湖轮胎一定又爆胎了!孔大众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在高架桥上开着双闪换备胎。孔大众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米期淋、固特异我用不惯,再说大众大品牌选的,会有错吗。。。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空腔注蜡、激光焊接,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有车吗?我点了头。他说,我问你,知道加机油怎么样才能不洒出来吗我想,开神车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大众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会罢?……我教给你,记着!将来开4S店时候要用。我暗想我开店还很远呢。孔大众用指甲蘸了一点机油,想在柜上写加机油教程,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中秋前的两三天,店长正在电脑算账,忽然说,孔大众长久没有来了。还有加机油和修理DSG变速箱的钱没结清!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修车的客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出车祸了。店长说,哦!”“他总仍旧是开神车大众。这一回,是自己发昏,DSG严重抖动,锦湖轮胎鼓包都不修理。这还得了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是爆胎,然后自然。”“后来呢?””“后来……肯定是死了。店长不再问,慢慢的算他的账。

我从此没再见过他,大约孔大众的确死了。



作者: 火咀    时间: 2017-10-20 08:29
petterkang 发表于 2017-10-20 16:25
同价位的日系便宜车也很多,比德系还便宜。发动机倒是不会坏,其他的呢。

车质网上,有投诉排行,问题描 ...

大众出租车最多的捷达,1.5L手动5.7万起,帮我找辆同级别的这个价位的日系车,我刚好想买车,谢谢。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08:49
火咀 发表于 2017-10-20 16:29
大众出租车最多的捷达,1.5L手动5.7万起,帮我找辆同级别的这个价位的日系车,我刚好想买车,谢谢。


1.6万以下的日系车,确实比较寒酸,只有 奥拓,雨燕,北斗星。

看来真正高级的车,是日系车。不做低端产品。

2. 你确定现阶段路上的出租车和教练车,仅仅是是5.7万的捷达代表? 捷达官方指导价也是:7.99-13.49万,不排除短期促销活动。

3.我说的“同价位”,意思是针对图上的销量排行榜。
朗逸 10.99-15.99
速腾 13.18-21.88万
这个区间,日系车很多的。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09:28
petterkang 发表于 2017-10-20 15:44
还有一个,你们见过驾校里用日系的多,还是德系的,出租车日系的多,还是德系的。
说啥都冇用,给真金白银 ...

冲着发动机而买车的,应该也就少部分懂发动机的人。
日系为了燃油经济性,在减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就开关车门的手感,德系能给人一种厚实稳重的感觉,而日系则显得单薄轻巧,以国人的思想,在这方面应该会选德系多些。

教练车和出租车都是大众车多,有一个原因,日系不愿做这生意。

日系在铁皮上用料薄,本田的车感觉用力一按都会凹进去,在框架上不知怎样。
不管怎样,不得不承认丰田、本田、马自达在发动机上的狂热。
从品牌销量,也不可能断定该品牌发动机的优越与否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09:50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想了解的。汽缸的那个加工精度,按说,就算德日有差距,在这种精度级别应该体现不出来或体现不明显吧。我比较怀疑2点。1.是不是日本在活塞环上使用了新材料,导致最终的磨损小。 2.是不是日本在缸体材料上使用了新材料,导致了最终磨损小。


那个德国汽缸小网孔储油说,应该不成立。因为,你储油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磨损,但实际情况是德货磨损远远大于日货。根本就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09:50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20 17:28
冲着发动机而买车的,应该也就少部分懂发动机的人。
日系为了燃油经济性,在减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就开 ...

日德两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谁比谁强大多少实属天方夜谭。如果天天跑得多,长年累月下来日系能省点油,但行驶质感实在是不一样。
作者: 咔嚓一刀    时间: 2017-10-20 09:59
petterkang 发表于 2017-10-20 15:44
还有一个,你们见过驾校里用日系的多,还是德系的,出租车日系的多,还是德系的。
说啥都冇用,给真金白银 ...

我教你换一种思维方式:在这个动辄就给买日系车同胞扣“汉奸”帽子环境下,销量还是逐年上涨,另外我们对日系的毛病容忍度,连对大众的1/2都做不到,不信,你让日系某一个品牌烧烧机油,变速箱出点问题,悬挂断裂试试,这个企业不撑半年就得滚出中国了.所以能再中国混的日系车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另外你参考一下汽车业成熟美国市场,是不是韩系都开始受到美国青睐了,但美国人还是不待见大众车,大众作弊门不也是美国给扒拉出来的么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0:07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20 17:28
冲着发动机而买车的,应该也就少部分懂发动机的人。
日系为了燃油经济性,在减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就开 ...

大众的设计还是很老练的。我开过新捷达,碰巧今天UBER,坐了大众新桑塔纳(新桑和新捷差不多)和日产轩逸。日产轩逸从外观看,比新桑豪华,内部电子设备及方便性配置也比新桑豪华。对比就来了:1.新桑前后排宽敞,爽。  2.轩逸头枕上部和后窗玻璃处基本没法放东西,可能因为轩逸为了外部造型或降低风阻,将后窗玻璃倾斜角度设计得比较大,导致空间狭窄。   3.这个和第一条有关联性。轩逸后座略窄,可以忍,毕竟空间还可以。但乘坐的舒适性,以及时速90左右的舒适性,从主观感觉讲,真的不如新桑。    说真的,如果不考虑德货烧机油的问题,这种低端车,我真的严重考虑买新捷新桑。


新捷呢,我也谈谈,这车我是开过的。我是学机械的,计算机方面又懂一些。所以关注点可能跟有些人绝对的不一样。这车我坐上驾驶位,通电,第一感觉就是:妈的,设计老道啊!        因为各种汽车主要该有的基本都有,各按钮显示啊什么的,跟豪华一点不沾边,关键来了。但是很简洁明了!各设备及按钮布局非常合理。一句话:基本是一切都是OK的。        车辆设计从操作上来讲,不多不少,正好。这个是汽车设计及制造的新手做不到的。所以,大众的老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者: stone528225    时间: 2017-10-20 10:18
我说说吧:国产车的层次在能用,日系车在耐用的层次,德系车已经发展到好开这个层次了!即所谓的驾驶感受,行车质感什么的!德系卖得好是有道理的!多开车对比就知道!汽车是一个整体,也不是就一个发动机就完了的,看配置看参数就指点江山的,基本不要信!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0:25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8:07
大众的设计还是很老练的。我开过新捷达,碰巧今天UBER,坐了大众新桑塔纳(新桑和新捷差不多)和日产轩逸 ...

新款捷达发动机没有烧机油的毛病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0:26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8:07
大众的设计还是很老练的。我开过新捷达,碰巧今天UBER,坐了大众新桑塔纳(新桑和新捷差不多)和日产轩逸 ...

新款捷达1.6发动机没有烧机油的毛病,倒是日产轩逸1.6有烧机油的毛病。

作者: 猫宅冬    时间: 2017-10-20 10: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0:37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20 18:25
新款捷达发动机没有烧机油的毛病

如果没有烧机油的毛病。且各项维修费跟同档次比不贵的话,我认为作为平民车,就完美了。如果这样。那就是真正的好车了。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10:40
咔嚓一刀 发表于 2017-10-20 17:59:08
我教你换一种思维方式:在这个动辄就给买日系车同胞扣“汉奸”帽子环境下,销量还是逐年上涨,另外我...

手指那么大个石块儿就颠得虎躯一震的日系车,还有那拦腰折断满地泡沫块块飞,想起来就无感了。德系车就一个字稳,心里踏实不飘。这些是驾驶感受,没办法解释他们到底搞了什么鬼。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0:43
下面再谈谈新桑与日产轩逸乘坐舒适性的分析。首先是我曾经学过机械,但不是学汽车的,学校里有专门的汽车系。所以,分析可能不是很正确,只能作为参考。就乘坐感受来说,感觉轩逸的车体仿佛比新桑轻(我没实际对比过),如果两车差不多重的话,我认为轩逸的车架刚度不够。不够的意思不是不够用,而是不够硬。这是60分与90的区别。减震方面轩逸感觉没有新桑的好,估计使用了相对便宜的减震。这2车,虽然轩逸内外都比新桑豪,真买,我倾向于新桑新捷。轩逸这车的设计感觉是给不懂的人设计的吧?有点舍本逐末。还他妈带天窗。我不晓得那个井口大的天窗有什么鸟用。还降低顶棚强度。


补充一点:两车我都是坐的后座。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0:46
petterkang 发表于 2017-10-20 17:50
日德两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谁比谁强大多少实属天方夜谭。如果天天跑得多,长年累月下来日系能省点油 ...

人无完人,车无完车,选择合适自己的就行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0:48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8:07
大众的设计还是很老练的。我开过新捷达,碰巧今天UBER,坐了大众新桑塔纳(新桑和新捷差不多)和日产轩逸 ...

各品牌有自己优缺点,按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0:52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20 18:48
各品牌有自己优缺点,按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你这个说法太酱油了。选择是各选各。观点是各说各。但实际产品之间比较,还是有个高下之分的。只是一般人不怎么懂,根本分不清哪些地方高,哪些地方低。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0:54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7:50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想了解的。汽缸的那个加工精度,按说,就算德日有差距,在这种精度级别应该体现不出来或 ...

大众车烧机油严重与否,应该与缸体材料,还有驾驶环境有关。经常在市区短途,温度上不去那种烧的严重些。大众出租车一个月跑上万公里,也没见烧什么机油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1:00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20 18:54
大众车烧机油严重与否,应该与缸体材料,还有驾驶环境有关。经常在市区短途,温度上不去那种烧的严重些。 ...

经常在市区短途,温度上不去那种烧的严重些
===================================
首先这个是不是事实。还是只是一种传说。
第二,凭现在的电控技术,如果温度上不去,电控单元检测到,应该可以通过控制发动机来提高温度的。这一条估计说不过去。


至于你说的缸体材料以及我前面说的活塞环材料,因为不清楚国内德日合资企业,他们的材料来源以及是否往这2样东西上用了,也就是说,不清楚他们是否使用了一样的金属材料。所以很多问题不好判断。如果材料一样,那就要怀疑加工精度(其实加工精度方面我还不是很怀疑),以及汽车专业方面的东西,比如轻载对发动机缸体、活塞环磨损情况的影响(因为据说德国车普遍比日本车重嘛)。所以,很多东西,普通消费者其实是没法判断的。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1:06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8:52
你这个说法太酱油了。选择是各选各。观点是各说各。但实际产品之间比较,还是有个高下之分的。只是一般人 ...

既然是不懂之人,跟他谈就是很费脑子的事。每个人的消费水平都不同,同一个品牌的车型差别也不小。你不可能把每个品牌每个车型的优缺点都列出来。

我不喜欢给别人推荐东西,站在中立场合最合适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1:09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9:00
经常在市区短途,温度上不去那种烧的严重些
===================================
首先这个是不是事实 ...

水温与油温是不同的,水温在怠速下也可以上升很快,但油温则需要汽车运动。

现在有的发动机就加了利用冷却液给机油加热与散热的功能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1:11
之前,接触汽车少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日本车。但现在接触稍微多了,说实话,真不一定了。就我刚才谈那2个德日车型。后座的舒适性差别比较大。这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差一点,我一般不会在意。因为有可能牺牲了点舒适性,成全了其它方面。但是差太多了,就有问题了。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11:15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20 18:46
人无完人,车无完车,选择合适自己的就行

是,市区代步整个奥拓其实就很好,没必要笨重的,和125踏板一样。长途高速这个我个人还是很看重结实不结实。做医生的朋友专门120路上抢救人的,见得多了,强烈建议买结实的欧美系车,命都没了还谈省了几个油烧了几毫升机油。这是我个人的偏见,往日系车主车迷理解。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11:19
祝大家都平安,永远不要考验车子耐撞不耐撞。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1:19
petterkang 发表于 2017-10-20 19:15
是,市区代步整个奥拓其实就很好,没必要笨重的,和125踏板一样。长途高速这个我个人还是很看重结实不结 ...

CN瓜批哪懂奥拓嘛!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1:22
petterkang 发表于 2017-10-20 19:15
是,市区代步整个奥拓其实就很好,没必要笨重的,和125踏板一样。长途高速这个我个人还是很看重结实不结 ...

这两年在路上跑的多了,感觉“安全性”才是最主要的,车子出问题还可以修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1:26
乘坐舒适性问题还有另一个相反的判断:就是新桑车架的局部柔性与整体刚性设计水平远高于轩逸,还有配重的问题(配重问题不是关键,只是辅助)。但是日本也是玩机械的老手,就算落后了,买个德车,拆开一看,搞机械力学设计的基本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当然,细节肯定要通过试验与计算。我意思是说,这个差距,以日本的机械水平起点,应该一看就懂啊?


这也是令我困惑的地方。说真的。我也希望有更高机械水平的人来给我答疑解惑。很多问题,我也觉得很困惑。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1:32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9:26
乘坐舒适性问题还有另一个相反的判断:就是新桑车架的局部柔性与整体刚性设计水平远高于轩逸,还有配重的问 ...

轩逸不能代表日系所有品牌,要说空间利用的话,本田是这方面的高手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1:37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20 19:32
轩逸不能代表日系所有品牌,要说空间利用的话,本田是这方面的高手

日产也是老手了。多少能代表点日本汽车产业界做事的技术、风格、态度。有参考价值的。虽然日本最铞的是本田。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1:54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9:37
日产也是老手了。多少能代表点日本汽车产业界做事的技术、风格、态度。有参考价值的。虽然日本最铞的是本 ...

试开过新款奥迪A4,那避震让我印象深刻,但老款A6就没这样的感受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11:56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9:19
CN瓜批哪懂奥拓嘛!

大爷息怒,奥拓不错。奥拓不错。当初差点买。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1:59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20 19:54
试开过新款奥迪A4,那避震让我印象深刻,但老款A6就没这样的感受

怎样个印象深刻?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2:04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20 19:59
怎样个印象深刻?

过同一段路,A4像在摇篮里,只是轻轻晃一下,车身基本平稳,A6则跳得厉害些,不知是不是避震用久的原因了

作者: autocycle    时间: 2017-10-20 12:09
火咀 发表于 2017-10-20 09:23
那些大众出租车、教练车是什么级别的?不就是两个字,便宜。法拉利也不做出租车啊,就不如大众了?

卖便宜是日系,你查一查丰田集团年销售车辆比大众多,但总额低。本田三倍宝马销量但总额一样。在农村日系是高档货,在发达地区就是廉价。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20 12:22
petterkang 发表于 2017-10-20 15:44
还有一个,你们见过驾校里用日系的多,还是德系的,出租车日系的多,还是德系的。
说啥都冇用,给真金白银 ...

其实日系车并不轻,要对比就对比同级别的,比如雅阁和帕萨特,   思域和速腾……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20 12:27
疾行无风 发表于 2017-10-19 22:08
据说:
大众的油气分离器存在毛病,导致发动机内的机油高温汽化后不能完全回收,一部分机油气体被烧掉。
...

没错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2:34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20 20:04
过同一段路,A4像在摇篮里,只是轻轻晃一下,车身基本平稳,A6则跳得厉害些,不知是不是避震用久的原因了 ...

A6的避震是万里路,新A4是萨克斯

作者: zzzx    时间: 2017-10-20 12:38
petterkang 发表于 2017-10-20 19:56
大爷息怒,奥拓不错。奥拓不错。当初差点买。

作为一个德吹 我觉得在这个帖子里学习新知识是很不错的

作为一个日粉...特别是雅马哈脑残粉 我还得吹一波 丰田的部分车型活塞环和连杆是雅马哈代工的

作者: 煦雨涵香    时间: 2017-10-20 12:39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20 20:34
A6的避震是万里路,新A4是萨克斯

汽修行业出身?对车如此了解

作者: zzzx    时间: 2017-10-20 12:41
ctc181 发表于 2017-10-20 19:26
乘坐舒适性问题还有另一个相反的判断:就是新桑车架的局部柔性与整体刚性设计水平远高于轩逸,还有配重的问 ...

不是吐槽日产软吧?新出的骐达就硬了啊...不过硬也被吐槽

现在新车都不停的强调运动性 估计日产是被带坑里了...

作者: zzzx    时间: 2017-10-20 12:42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20 20:34
A6的避震是万里路,新A4是萨克斯

我的小晶锐也是萨克斯 过坑也是崩崩崩...是不是坏掉了?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20 12:44
本想显摆一下,结果发现大家答案比我这个出题的说的还详细,其实答案已经有了,就是ea888发动机分离器那儿有缺陷,ea211没有,这就是为啥有的说大众烧,有的说不烧。动力能力强的可以改造一下油气分离器那里,会改善或者完全治理这个烧机油的毛病。   之前有个工程师   万春雷自己做了一个  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有   日系车也并没大家想象的那么轻,要对比一定要对比同级别的,雅阁比帕萨特还重怎么解释呢?       手指按车身  判断安全不安全的太儿戏了,雅阁有断成两节的,迈腾也有撞掀顶散架的。理智看待汽车问题。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2:57
双缸迷 发表于 2017-10-20 20:44
本想显摆一下,结果发现大家答案比我这个出题的说的还详细,其实答案已经有了,就是ea888发动机分离器那儿 ...

雅阁比帕萨特重?哪一款雅阁对比哪一款帕萨特?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2:58
双缸迷 发表于 2017-10-20 20:44
本想显摆一下,结果发现大家答案比我这个出题的说的还详细,其实答案已经有了,就是ea888发动机分离器那儿 ...

判断安全,还得看碰撞测试。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20 13:02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20 20:57
雅阁比帕萨特重?哪一款雅阁对比哪一款帕萨特?

你对比一下吧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3:04
事实上国产日系的车壳车架底盘确实有点偷工减料,例如本田CRV省略了后防撞梁。
作者: liandi    时间: 2017-10-20 13:06
顶一个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3:06
双缸迷 发表于 2017-10-20 21:02
你对比一下吧

你这是开玩笑?不同年款型号,车重都不一样,怎么对比?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20 13:26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20 21:06
你这是开玩笑?不同年款型号,车重都不一样,怎么对比?

既然不一样,我说雅阁比帕萨特重 有问题啊?哈哈    严格来说 这样对比 也没啥意义,即便谁比谁轻 几十公斤,重几十公斤很正常。  所以  老是那车重来说事的人    也没有认真思考过问题。


雅阁 帕萨特 也就差个几十公斤的事儿。   若是 同样的车长,日系比德系 轻几百公斤  那真是有问题了、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3:27
煦雨涵香 发表于 2017-10-20 20:39
汽修行业出身?对车如此了解

不是汽修车身
作者: zzzx    时间: 2017-10-20 13:28
双缸迷 发表于 2017-10-20 20:44
本想显摆一下,结果发现大家答案比我这个出题的说的还详细,其实答案已经有了,就是ea888发动机分离器那儿 ...

断两节的那个雅阁一说是拼装事故车 一说是侧向受力的结果 我倾向于前者

不过前阵子热炒的gs4被撕裂那个确实是受力位置蹊跷的缘故 不过也暴露出车身刚性上 点焊没有满焊结实的事实

大众烧机油的油气分离设计缺陷没召回之前 4s都在偷偷改良换了的 可惜无济于事 毕竟脱保的太多了 这是其一 其二是二代ea888的可变气门正时设计也有些激进 是强插式的 一个不小心就顶坏气门摇臂 这才是真坑...因为即便是坏了 电脑上居然没显示...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3:29
双缸迷 发表于 2017-10-20 21:26
既然不一样,我说雅阁比帕萨特重 有问题啊?哈哈    严格来说 这样对比 也没啥意义,即便谁比谁轻 几十公 ...

相同年款,相同排量,雅阁比帕萨特轻一百公斤,论碰撞测试,相同价位日系基本比德系差一些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3:33
双缸迷 发表于 2017-10-20 21:26
既然不一样,我说雅阁比帕萨特重 有问题啊?哈哈    严格来说 这样对比 也没啥意义,即便谁比谁轻 几十公 ...

16款雅阁2.0对比16款帕萨特2.0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20 14:23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20 21:33
16款雅阁2.0对比16款帕萨特2.0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5:14
双缸迷 发表于 2017-10-20 22:23

自己看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5:18
双缸迷 发表于 2017-10-20 22:23

。。。

Screenshot_2017-10-20-23-12-58-299_com.UCMobile.png (56.02 KB, 下载次数: 11)

Screenshot_2017-10-20-23-12-58-299_com.UCMobile.png

作者: 追风千里    时间: 2017-10-20 15:25
雅阁比帕萨特重吗?
作者: 双缸迷    时间: 2017-10-20 15:31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20 23:25
雅阁比帕萨特重吗?

好吧,在你心里你赢了,确实重100kg, 不过就是低配和高配比。售价差10万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7-10-20 15:51
automan 发表于 2017-10-20 16:28
作者:尹星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93726/answer/22698014
来源:知乎

太有才了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16:07
zzzx 发表于 2017-10-20 20:38
作为一个德吹 我觉得在这个帖子里学习新知识是很不错的

作为一个日粉...特别是雅马哈脑残粉 我还得吹 ...

原来雅马哈这么屌我总觉得,日也好,德也罢,来中国都是投放些阉割产品,特别是普通大众家庭用车,离人家的尖端技术太远,我们这么着急他们哪个厉害先进,好j8搞笑。从个人爱好上,我对外国人汽车不感冒,也试驾过,可能当时试的便宜货被误导了吧。朋友20万的凯美瑞,坐过几次,恕我直言,内饰塑胶感,到处敲的蹦蹦响,整车隔音,发动机声音,转弯的摇摆起伏,和奇瑞qq区别不大,同时还有另一位老司机坐上边也一样这样的感受。和别克君越一比,差得毛都没一根。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6:26
机油蒸发说,恐怕是自己编的故事吧?


汽车都是有冷却液的,其发动机温度应该不会超过我的风冷踏板125吧?(这方面没仔细了解过,猜测)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说法就肯定站不住脚了。
我125温度比你高,咋没蒸发或蒸发量很少?    况且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问题,机油的蒸发温度在多少?你发动机达到机油的蒸发温度没有?


另一点是,我目前了解到的知识是:正常情况下,机油透过缸体与活塞环的间隙,的确会少量的参与燃烧,但量很少。机油如果大量丢失的话,很可能是缸体与活塞环间隙经过长期使用后,间隙增大很多,导致机油大量参与燃烧。所以丢失量很大。如果是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同样的结构,为何日货的缸体与活塞环耐磨?这个就涉及到,日本是不是用了高科技的新材料的问题,当然也可能涉及更精密的加工,但精密加工这条可能性不大。理由我前面讲了。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6:29
轩逸的确让人失望,纯粹样子货。有点丢日产的脸啊!


大众不管在尖端机械技术上是否落后于日本。但在汽车设计上,绝对是相当的老到。其设计一看就是行家的设计。哪里取哪里舍,格调怎么定,位置怎么布局,都是绝对的老手。从新桑,新捷这种低端车的乘坐感受上讲,我觉得够诚意。大众我觉得总体讲依然是值得信耐的厂商。

作者: petterkang    时间: 2017-10-20 17:12
搬运工

Screenshot_2017-10-21-01-11-50.png (75.06 KB, 下载次数: 12)

Screenshot_2017-10-21-01-11-50.png

Screenshot_2017-10-21-01-11-34.png (82.98 KB, 下载次数: 27)

Screenshot_2017-10-21-01-11-34.png

作者: ctc181    时间: 2017-10-20 17:17
petterkang 发表于 2017-10-21 01:12
搬运工

别克英朗自动档我开过1次,我感觉没有同样是自动档的新捷达好开。新捷达自动档的程序设计思路也很清晰,D档说白了就是省油模式,S档就是费油模式。清楚明了。高速上,只要超车,绝对是先拉到S档。新捷达不拉S档,我是不敢超车的,普通D档,有点肉。还有就是车低档了点,在120的基础上,再加速,即使是S档,也开始有点肉了,发动机噪音明显加大。英朗的方向盘精准度也不如新捷达。有卖车的给我讲:新捷达方向盘重。   我心里骂:你懂个球!方向盘的重点在哪里?

作者: 火咀    时间: 2017-10-20 17:57
IIHS新成绩:13款轿车副驾驶小面积正碰http://m.autohome.com.cn/news/201710/908287.html#pvareaid=2028162
大众倒数


作者: 火咀    时间: 2017-10-20 18:01
追风千里 发表于 2017-10-20 21:04
事实上国产日系的车壳车架底盘确实有点偷工减料,例如本田CRV省略了后防撞梁。

你那是多少年前的信息了,本田最低等飞度都有后防撞钢梁了,倒是大众polo 捷达 桑塔纳那些阉割了后防撞钢梁





欢迎光临 摩托车论坛 (https://www.chyangwa.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