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燕赵高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搜山检海去重庆——老高2021年春游记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1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晚餐,在五点半钟准时进行。
吃的蟹肉煲,一锅90元,感觉吃得不是那么畅快,又点了几个小菜来下酒,总算让疲乏一天的身体,得到了充分的补给。
          



晚上睡觉前,拿出全景相机和手机,想试着把白天跑山录的视频下载编辑一下。
反复研究和操作,感觉颇有难度。最终勉强算是编辑成功了一段小视频,发到了群里。
看来这款全景相机,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但下载和编辑影像,跟普通的运动相机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对我这个刚刚掌握一点电子入门知识的小老头来说,还要继续研究一段时间才能熟练使用。
看看时间,已经半夜12点多了。
临床的花宝一身红衣,骑被而眠。鼾声大作的间隙,还能咧嘴笑笑,看来是在做着春秋美梦呢。也许梦境里有犬欺虎,或是猫吃鱼,反正都是令花宝痛快的事儿。

不早了,我也该睡觉了。
晚安,平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1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去玩了些日子,耽误大家看帖,很是抱歉。老高先不回复大家的顶贴了,抓紧写才是正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2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323
早上起来,看到天气晴朗,于是,我动了去洗车的念头。
前几天经常淋雨,坐下的枣红马早已经成了泥马。
当年赵构曾在浙江留下“泥马渡康王”的典故,老高可不想和这个性无能的皇帝学,我要让我的枣红马风光靓丽一尘不染地离开浙江。
和花宝在附近吃了早餐,顺便打听了一下洗车行的位置。之后,我们就驱车先去洗车。
也许是前几天本地也一直在下雨,所以,雨后初晴,洗车行的生意特别好。
我们花了每台车30元的价钱,也仅是给车洗个淋浴而已,具体什么搓、擦、吹、推等项目一应没有,更别提精洗打蜡大保健了。
通过换机油和洗车这两件事,我感觉浙江人对外地摩友不是很友好,态度倒没什么差别,主要是体现在价格上,见我们是外地口音、外地牌照,商家在收费上,肯定存在着看人定价的嫌疑。
没办法,咱们是不请自来的,被坑,是难免的。

IMG_20210323_081807.jpg (304.43 KB, 下载次数: 69)

IMG_20210323_081807.jpg

IMG_20210323_080409.jpg (331.15 KB, 下载次数: 65)

IMG_20210323_080409.jpg

IMG_20210323_081755.jpg (346.06 KB, 下载次数: 70)

IMG_20210323_08175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2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洗完车,我们回到酒店。
太阳出来了,气温就突然窜升了。已经零上二十几度了,从东北穿出来的御寒衣物和鞋袜再也用不到了,是时候打包邮走了。
我们收拾一下箱包,把应该精简的东西都找出来打包。
退房时,问清了服务员快递店位置,我们就出发了。
收快递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极其认真负责,把我们打好包的衣物鞋袜一一打开验看,就连我塞进靴子里面的毛袜子都给掏了出来,用手捏捏还不放心,居然把袜子里面翻出来看。
我天,你真心的不嫌脏啊。
我心里暗忖:幸亏我提前把袜子洗干净了,否则还不得把这个小娘子给熏坏啦?
花宝就糗了,他的包裹打开,除了御寒衣物,还有没洗的内衣、内裤、袜子,他是准备要邮回去让花儿给洗的,这下子都得先让这个女子展览一遍了。
话说这个女子真是个好样的,把我们这些大男人穿过的衣物翻看一遍,还要重新叠好,再放进塑料袋里封上,这过程竟没有显出一丝的嫌弃。
有这样工作态度的人,相信什么生意都能做好。
祝她生意兴隆吧!

IMG_20210323_092319.jpg (157.46 KB, 下载次数: 74)

IMG_20210323_0923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5#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2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了平阳不远,就进入了福建省。这里已经进入太姥山脉,多数的道路是在山里穿行,路边的风景逐渐好了起来。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加上晴朗的天气,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福建显然没有浙江富裕,过了省界,公路就由柏油路变成了水泥路,不过,跑起来还是很爽的。
有一段路是盘山公路,路上车不多,非常适合压弯。我又想起了昨天的视频,觉得今天还有必要重新录一段,晚上好继续研究学习下载和剪接。
这次我不旦自己录,还动员花宝和我一起来,变换着不同的视角,反复录制了好几段。
                           



就这样,我们边玩边跑,一上午也没走出多远。
中午,我们来到了一个小镇,在一个农家乐的门前停下来,准备在这里吃午饭。


这是一家临街的店铺,门面看着不小,可是,进到店里面,就觉得乱七八糟的。装满食材的冷柜上面,支起一块木板,木板上面是一条脏得几乎看不出底色的被子,还有几件破衣服。看来这家店铺的女主人,绝不是一个干净利索的娘们儿,否则,不会把这些破烂拿出展览的。本想要换一家吃饭,可犹豫了一下,见花宝已经点好了菜,我就没有出声。
   


我这是第二次来福建了,对于那些山区里的饮食条件深有体会,没想到福建的沿海省份,并不比山区强多少,我有点为晚餐犯愁了。
吃饭时,我观察一下其它桌的客人,发现他们多数都是不喝酒的,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嘴里匆匆的扒着饭菜,一会儿工夫就吃饱走人了。
          


说到舍得在吃喝上浪费时间和金钱,其实要首推我们东北人和花宝他们江苏人。
在东北,你要是中午上饭店吃饭,会发现有百分之九十的客人都在喝酒;
如果你晚上去饭店再看看,就会惊讶的发现,百分之五十的食客在喝酒,剩下百分之五十的人在拼酒——而且,拼酒的人中,有不少是从中午一直喝下来的。
在饮食男女这两个关乎人生幸福的大问题上,东北人是从不吝惜时间和金钱的,甚至为了达到短时间的人生极致,有的人甚至可以不珍惜生命。
江苏人与东北人虽然在吃喝上有一拼,但他们似乎更注重其它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能就着一碗烫干丝喝早酒的小绵羊,让澡堂文化也发扬光大了,走向全国的扬州师傅,那搓澡、按摩、修脚、掏耳朵、摩肚子的手艺可不是盖的。
其实,吃喝玩乐之风的盛弱,与钱多钱少没多大关系,往往自然条件越恶劣、经济条件越不好的地方,人们的吃喝之风越盛。
还拿我们东北人说事。
东北自古是苦寒之地,一年四季,只有大半年的时间适合户外劳作,而漫长的冬季里,还夹杂着一个春节、一个元宵节,不吃点肉怎么御寒?不搞点酒怎么过年?不扎堆吃吃喝喝怎么闹元宵?
东北人爱吃喝,就是因闲暇和寒冷养成的,那是老天赐予这群苦人儿的福利。
噙!就是喝,爱咋咋地?
在从前的大农业时代,南方人,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这一带人,不受气候的制约,每年可以种两三季庄稼。除了有钱的地主,普通的人们,从早到晚去田里劳作,谁还舍得把时间浪费在酒桌之上?久而久之,勤劳俭朴之风养成。
所以,直到现在,我们去南方各省旅游,中午也很少见到聚众酗酒之人。
当然,我分析的不一定全面,还有许多因素我不想在这里讨论了。但地域和气候对民风的养成,真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6#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2 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完饭继续赶路。
由于今天要洗车、有快递,出发的比较晚,又在路途中拍视频,所以,一个上午才跑了一百多公里。
      

下午,我们就很少停车了,除了必要的休息,基本上都在赶路。
过了宁德,104国道有一段在修路。花宝通过导航,选择了一条小山路,从这条路走,可以绕过修路的路段。
我跟着花宝,东拐西拐,沿着一条两三米宽的水泥小路,一直转进了大山里。
在一处临近山顶的地方,看到一个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这是一个很原始的村落,木质结构的房体,看似一阵大风就能吹倒。房顶的黑瓦也排列的不是很整齐,有的甚至是胡乱摆放的,让我怀疑这样的房子是否还能遮风挡雨。房屋的院落里、以及村庄的道路上,都没看到有人活动。要不是路边停着的几辆农用机动车,还有路灯和电线,昭示着这里是有人居住的,大概谁都会以为这是一个被遗弃的寨子。
             


这里古朴原始的风格让我感到好奇。以前我也曾多次在大山里骑行,看到的绝大多数村寨,都是小楼林立,建筑物基本上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很少看到这种木结构的老宅子。
我停下车,想走进村里探个究竟,可是,看了两家,都大门紧锁,无奈只好返回。
村里没有人,我也就无从了解这里的真实情况,遗憾地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人了。
      


晚上,我们夜宿罗源县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7#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324
今天我还是沿着104国道继续跑。
这一带已经接近福建的省会福州,所以,路上的车流逐渐密集起来,我们不得不小心驾驶,速度不敢太快。
从罗源出发不到一百公里,我们来到了马尾。
在马尾的一个路边小公园旁,我们停车休息。
花宝和我说,马尾有一个海军的军港,这里是南海舰队的一个基地。
我把车停到公园门口,就到公园的最南端,站在矮墙上向南张望。果然,水面上有一艘涂着灰色船体的大船停靠在那里,船首写着“中国海事”。
      


我以为是海警船,所以,掏出手机就拍照。
这时,一个人走到我跟前,说你是不是以为那是海警船?
我说:“是呀,那不是写着中国海事的吗。”
他说,不是的,那不是海警船。
“那是一艘公司的船,船头的字是私自写上去的。”他说。
     “这也可以随便写?”我感到诧异。
那个人撇撇嘴,说这有什么?人家自己的船,还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接着,他就给我讲了一通普通话和方言混杂的语言,我几乎是半猜半听。大概意思就是这里的人都很有钱,几乎家家都有海外关系,村子里的人几乎都去国外打工了,每年都挣回来很多钱。
他指着路边的小楼,说:“你看看,这些漂亮的小楼,都是从国外挣钱才盖起来的。”
我回头望望,果然路边的楼房多数都很大很漂亮,只有少数几幢楼在这些新楼房的衬托下,显得破旧而矮小。
我说 那些旧楼房还有人住吗?是不是他们没钱盖新楼房啊?
那人说那可不是的,那几幢旧楼都是文物的,家人在里面住可以,但国家是不让拆迁的。
             


我问:“你们这里不是市区吗?你怎么说是村呢?”
他说,我们这里本来是村的,离马尾还有一段里程的,是城区扩建把我们连在一起了。
“哦,怪不得。”我还一直以为没出马尾市区呢。近些年我们国家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周边的村屯都被吞掉了,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城中村。这也是我们经常在城里会看到“张村”“李村”“王村”等路牌的原因。估计这些村庄已经完全被城市化了,能保留下来的,也就仅仅是块牌子了。
我问这位村民,你们村有多少人?
他想想说:“户口上应该有两万人吧。但现在住在村里的人,算上我才45人。”
“哇!那些人都哪去了?”我很惊讶。
村民指指大海,道:“都偷渡走了,现在都在国外。日本有,美国有,加拿大也有,反正都是去挣钱多的国家啦。”
“现在走的?还是以前走的?”我问。
“都是前些年走的。”他说,“前些年都是一带俩、俩带仨,成帮结伙的往外跑,跑到国外后,给蛇头白干一年活,蛇头给办个绿卡,就成外国人了。”
“哦,那么容易?”
“容易,你要是去都可以,就在这里上船。”他用手指指海边。
我笑笑,没说话。心里却想:“我去外国做什么?难道去做人家的二等国民?去做苦力刷盘子打零工伺候外国人,就为了多挣点糟钱?我这辈子不会,下辈子也不会。”
我说,你怎么不去国外打工?
村民说,像我们这些留下的人,都是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的,或者是有病、有残疾的实在是走不开了。能走开的都走了。
我心想,怪不得这个人主动找我说话,看来是村里已经没剩几个人了,估计能陪他聊天的人也不多了。好吧,老高今天就让你过过嘴瘾。
我问:“那些跑到国外的人还回来吗?他们已经是外国人了,回来还方便吗?他们人不在这里,那盖这么漂亮的楼房给谁住啊?”
村民说,那些跑出去的人虽然加入了外国国籍,但那纯粹是为了找工作方便。国籍变了,可人还是中国人,父母和亲属也都在国内,祖宗的坟茔也在国内,他们能不回来吗?每年过年或者清明的时候,他们都要回来祭祖的。我们这里人对祭祀是非常看重的,每姓都有祠堂的。再说,他们在国外虽然是拼命工作,可挣了钱还是要拿回国内花的。这不,盖了这么好的楼房,一是为了现在给家人住,二来也是为了将来落叶归根,回到国内定居的。现在这些房子,大多数是没人居住的。外地人来我们这里,租房子是不要花钱的。二楼以上不会让你住,但一楼你可以随便住,不要你一分钱,只要你把院里的卫生给打扫一下就行了。很多华侨在国外挣了大钱,都要捐出一部分给家乡的。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公园,也是一个老华侨出钱建造的............
   “那今年过年这些人回来了吗?”我问。
“都没回来。”村民摇摇头,说,今年国外疫情严重,飞中国的航班特别少,他们买不到飞机票。就是花十几万美元买到黑市票,回到国内还要隔离一个月。所以,他们都不回来了,今年过年这里是最冷清的,家家都没人.......
听着这位仁兄的唠叨,老高我陷入了沉思。觉得这些人在国外打工也不容易啊。为了多挣点钱,还要忍受和父母家人长期分别的痛苦。可以想见,那些白发苍苍的父母,乃至远离双亲的儿童,他们纵使衣食无忧,住在豪宅,可那份期盼亲人团聚的情怀谁来慰籍?
在我沉思的这个工夫,路上走来一连串的乐队和人群。吹吹打打、穿红挂绿很是热闹。
             


我问,这时谁家办喜事吗?
村民笑了,异样的眼神看了看我,仿佛在笑话我的见识浅薄。他说,这哪是办喜事呀?这是办丧事。我们村上一个老人家三天前去世了,我刚才从他家喝酒回来。今天这是送老人家去墓地的。
“你知道我们这里办丧事很费钱的?”他带着炫耀的神情对我说:“谁家里死人了,要包好几个宾馆饭店电影院,还要请几个歌舞团来演出,连着三天要请村里人白吃白住白看戏的。另外棺椁墓地也非常贵,一套丧事下来要花二三百万的。”
看着他用并不熟练的普通话和我炫富,我开始有些厌烦了。如果他就是简单的和我这个外地人吹吹牛也就罢了。但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我倒觉得那些跑到国外的打工人是多么的无知和可怜。他们拼死拼活、撇家舍业、放下尊严在国外挣了点血汗钱,难道就是为了这样无价值的挥霍吗?这种大办婚丧的陋习,真的不如我们东北人大吃大喝来的实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8#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我要结束和村民的对话时,花宝在门口大叫:“哎呀!可惜啦!可惜了!”
我以为什么事,就向花宝走过去。
那位没聊尽兴的村民也跟着我走了过来。
                    


走到跟前,看花宝正在从尾箱里往出掏东西。一边掏一边说:“今天停车的位置不好,怎么停到醉仙园门口了?一定是酒仙馋酒了,把我的酒瓶子给咬破了........
我一看,原来是花宝带来的小烧瓶子破了一个小洞,洒出有一斤酒来。浓烈的酒香很远就能闻到。
我说,这一定是你没用软物品把酒瓶挤好,造成瓶子和箱壁不断摩擦,才把瓶子磨漏了。还赖人家酒仙喝馋你的酒啦,真会找借口。
我赶紧从我车的边箱里,找出一个半空的酒瓶来,把花宝的酒倒进去。
花宝看着他箱里洒出的酒,连连啧舌,一副十分舍不得的样子。
我说要不我去饭店给你炒个菜,再给你拿来个饮管,你就在这里把这些酒抽到嘴里喝了吧?
花宝悻悻地说,要不是怕查酒驾,你以为我不会把这些酒喝了呀?唉,算了,这些酒就当我敬酒仙了.......唉,瞎我的小烧了.........
整理好花宝的尾箱,我们就发动车继续赶路了。走出几十米远,我从后视镜里还能看到那个村民,他站在公园的门口,呆呆地向我张望,相信他已经很久没找到和他说这么多话的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4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午简单吃了午餐,又短暂地休息一会儿。
气温至此已经上升到了二十五左右,连外层的骑行服都穿不住了,脱下,折叠后放进了尾箱里。如此,身上就仅穿着夏季网眼骑行服了,但并没觉得冷。中国的疆域之大,真的是一天之中气象万千啊。早上看新闻,说现在我的老家东北吉林,正在被一场暴风雪肆虐着,刚刚感受一点点春天气息的北方大众,不得不又重新回到冬天的怀抱。那你们就继续堆雪人喝烧酒吧,老高这一路走来,已经被春姑娘摩擦过了,马上就要投入夏天这个荡妇火热的怀抱啦。
下午又进入了城市群,这是我最不想跑的路线。
跟着花宝一路前行,兴致怎么也提不上来,甚至都不愿意停车休息了。
好在过莆田的时候,一件不大的小事,却让我感到了些许的温暖。


这件让我感到温暖的小事儿就是莆田居然在机动车停车线之前,给摩托车特意留出了一块候灯的地儿。就我这个跑过若干若干城市的老摩友来说,还是第一次看到。也是第一次正大光明地绕过那些大小汽车,心安理得地停在它们的前面等红灯。
以前关于莆田的舆情大多数都是负面的,什么莆田系医院啦、骗子之乡啥地,多少使我的心中,对莆田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今天通过这件小事儿,给莆田加分不少。至少在潜意识里,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当地管理部门对摩托车驾驶员的起码尊重。
我可能是属于中国老百姓中,最容易满足的那类人群。只要政府的公权力部门在民生问题上稍稍做出点成绩,我就会给他们大大的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4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车流中跑了两个小时,花宝在对讲里问我要不要休息。我说等一会儿咱们跑到城外人车都少的地方,就休息一会儿吧。
摩旅途中,我特别不愿意在城里休息。一是上厕所不方便;再就是容易引起一些闲人的围观。我就喜欢在一些无人幽静的地方停车,即可以放肆的排泄,又可以避免回答一些无厘头的问话。
花宝很理解我的想法,很少在城里停车休息。
这不,出了莆田市区,走了很远,才拐进一条岔道。
本来以为这样偏僻的岔路里是不会有很多人的。可是,我们一走进去,就看到了一个不大的寺庙。寺庙前的场地上,几个妇女在干活。她们把一些根块状的东西塞进一个机器里切片,满广场都是浓浓的草药味儿。
庙右手边是一溜儿棚子,七八个大妈好像刚吃完斋饭,正在收拾碗筷。
把摩托车停在了庙前。
                          

我走到干活的几个妇女跟前,问她们正在切片的什么药材?几个妇女轮流回答我,可她们的方言我一点也听不明白。最后一个普通话还算凑合的女人走过来,告诉我这是黄姜,可以吃的。她用手捧了几个,要送给我,我没敢吃,婉拒。
我又踱回庙前,隔着庙门向大殿张望。
一个端着盆的大妈走进庙里,她边走边说,你可以进来看的,没关系,这个庙里的师傅都是很好的。
看她这么说,我也就迈步走了进去。那个大妈还在说:“这个庙在当地很有盛名的,烟火很旺的。”
我匆匆看了下,庙里的空间不大,佛像贴着金身,在偏西的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满堂通亮。
就在我要从庙里往出走时,那个大妈捧着几个苹果和杨桃给我吃,我也同样的婉拒。但大妈很执着,一个劲儿让我拿着。她说,你现在不吃,可以拿着路上吃。看大妈很热情,我也不好太推辞,就接过来,也捧着拿到摩托车跟前,装到边箱里。


在我进庙闲逛的时候,花宝和一个和尚聊上了。花宝和我说,这个师傅和他是老乡,也是江苏的,两个人的家乡离得不远。
我问那个和尚,你是江苏的,怎么到福建来出家?
和尚说,他不在这里出家,是过来看朋友的。这个庙里的主持是他朋友。
就在我们闲聊的时候,从外面呼啦啦过来好几个和尚,都穿着杏黄僧袍。
这些和尚一过来,就围着我们的摩托车参观,还不时地问一些我们摩托车旅行的问题。
看来,这些出家人也对摩旅很感兴趣。交谈了十几分钟,其中一个胖和尚说:“走吧走吧,别看了,念经去吧。”
别人都陆陆续续的走了,只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还在用手机给我们的车拍照录像,直到另一个和尚喊他,他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就在我和花宝也要骑车走人的时候,听到寺庙里响起和尚们悠扬的诵经声。我突然觉得这念经的曲子怎么这么熟悉?
我和花宝说,你听听,这诵经用的是不是流行歌曲的调子?
花宝说,真的哎,这不是《沧海一声笑》的调子吗?
我说是呀,他们唱的词是经文,可音乐是现代流行歌曲的调子,看来和尚也与时俱进了。
又听了一会儿,《刘三姐》的乐曲飘来了:“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回~~~~山歌好比春江水呀...........”对,就是这个调儿。
哈哈哈,这是一帮现代和尚啊。
                                  


上车又骑出一百公里左右,我们在同安住下了。
晚上吃的石锅鱼,很好吃。一条将近三斤重的大鱼,我和花宝差不多全吃完了。
当然,一斤小烧也进肚了。
      

IMG_20210324_150033.jpg (164.08 KB, 下载次数: 62)

IMG_20210324_150033.jpg

IMG_20210324_150919.jpg (264.5 KB, 下载次数: 60)

IMG_20210324_150919.jpg

IMG_20210324_151648.jpg (320.75 KB, 下载次数: 44)

IMG_20210324_15164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325
今天,我们要分别和两个群友相会。
都是即熟悉又陌生的朋友。
说熟悉,是因为我们经常在群里聊天扯淡甚至开开玩笑。属于说话不用考虑,张口即说的那种朋友,几乎没有什么顾忌。
说陌生,是因为我们虽在同一个群里,但只限于言语相交却从未谋面。
这次我们出行,他们在群里提前得知了我们的路线和行程,就一直在关注我们,并在微信里一再警告:千万不要视而不见、越门而过,否则,以后没得朋友做了。
鉴于此,我们只能就范,“被迫”去蹭他们一顿大餐(哈哈,这么说,是不是有些不要脸啦。)
批阅过老高游记《酒摩老高  一路向南》的朋友,大概还都记得我建群的经过和初衷,在这里我就不加赘述了。需要说明的就是,蒙论坛上兄弟错爱,加我微信和要求加入“酒摩一族”群的摩友不断增加,致使这个群很快就膨胀到四百九十几人了,马上就要达到微信群的限额了。没办法,老高不得不再建一个姊妹群,取名“酒摩一途”,目前也要接近二百人了。
老高的建群原则是:一、必须是争得本人同意或申请,否则,绝不强拉人凑数——这一点很重要。
我就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拉入很多个群。可是,由于我时间有限,加的群多了,就不能同时兼顾,不免就有所侧重,甚至有的群很少进去聊天,做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潜水员。后来,怕人家误认为我是装逼玩清高,所以,就干脆主动退出了事。
这样的经历,给我自己建群时也提了个醒,不要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拉人家入群,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强拉进来的群友也不香,哈哈。
    二、就是群主自己不能在群里当主角。这点也很重要。
       建群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不存在任何功利关系,更不要把群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动不动就颐指气使,说三道四。这样的群主就是没摆正自己的位置。要知道,这不是工作群,也不是同学群、同事群、亲属群等,那些群里是靠各种关系组合到一起的,有没有凝聚力没关系,反正大家都碍于面子和利益,不便骤聚骤散或者信口开河。可咱们这是基于共同爱好汇集在一起的摩旅群(还是全国各地的摩友),是一个典型的松散群,只因有了众多摩友的加入和捧场,才发展成为一个网络集体,也只有让大家都感到自己是这个群的主要成员,都可以参加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调动大家伙儿的参与意识,使摩旅群生机勃勃、情趣盎然,否则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僵尸群甚至是死群。
二、群里的成员必须弘扬正能量。虽然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也不尽相同。但在群里要坚决杜绝爆粗口、发黄图、打嘴仗甚至骂人现象,这关乎一个群的风气问题。再者,不能让那些对社会和ZF不满的人,在群里发布负面文字、视频和偏执言论。这两种人一经发现,立即移除。(两个群已经移除不下一百人了)
总的来说,“酒摩一族”和“酒摩一途”这两个群,在众多群成员的呵护和维系之下,一直在健康地发展和壮大着。大家在交流摩旅经验、交换路线信息、路途接待和江湖救急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许多人通过这个平台,成为了好朋友。虽远隔千里万里,还能不时地约跑约酒,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感动,心中多少也有些成就感。
记得古龙在他的武侠小说里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深以为然。
我们现今的摩界,又何尝不是一个江湖?
玩重机的,有重机的江湖;
玩趴赛的,有趴赛的江湖;
玩越野的,有越野的江湖;
玩电摩的,有电摩的江湖;
............
每个江湖都有每个江湖的风光和乐趣,只是规则不同,玩法不同罢了。
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他们的江湖,都没有我们摩旅人的江湖大,也没有我们的江湖深。这不仅仅是人数上的差异,也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和我们摩旅人的江湖比,他们都是小众,因为只有我们摩旅人才能驱胯下铁骑,丈量广袤大地。
纵横四海,阅尽人间春色;
浪迹天涯,交遍各地朋友。
我们就如古代的侠客一样,或结伴、或独闯,金风铁马,疾如闪电,千里不留行。这份潇洒和自在,可不是谁人都能拥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6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闲话说得太多了,还是书归正传,说说我们今天的路程。
今天我们中午要赶到漳州的诏安吃午饭,那里有我们的一个群友“天地人”在等着我们。
同安到诏安没有多远,大概不到200公里。所以,我和花宝就没着急走,磨磨蹭蹭快到九点了,我们才出发。
哪知道这一路的路况并不是太好,而且由于村镇过于密集,路上车多人多,所以,我们赶到诏安时,已经12点过了。
“天地人”在路边等着我们,我们一进诏安,就被他看到了,马上向我们打招呼。
(天地人姓李,是一名人民教师,以下我就称之为李老师吧,以示尊敬。)
摩友相见,自是一番热情,但绝没有生疏感,倒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
李老师把我们让进一个饭店,他的同事胡老师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们准备了正宗的潮汕牛肉锅。要知道,诏安地处福建和广东的交界,和潮汕相邻,所以说他们的潮汕牛肉也是很正宗的。

坐着的是李老师,站着的是胡老师:
      



虽然中午不能喝酒,但李老师和胡老师殷勤待客,拿来各种饮料,还上来几大盘水饺(可能是照顾我这个东北人的口味儿)。尽管没喝酒,但也吃得热热乎乎,香香甜甜,很是可口,可谓大快朵颐。
边吃边谈,一顿饭吃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才结束。
我怕二位老师下午有课,就张罗着要告辞。
这时,李老师拿出来两袋当地的特产(类似凤梨酥的那种食品,很甜,很好吃)非要让我们带上。

      兄弟的热情无法推辞,只能恭敬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6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告别李、胡二位老师,我们继续往潮州赶路。

     在潮州等着我们的是群友武雄。
     武雄是湖北襄阳人,工作在潮州。
     他是一个很勤奋很实在的人,每天差不多在最早的时间,就在群里向大家问好,很活跃,也很有人缘。

     诏安到潮州,更是没有多远路程。
     所以,我和花宝也没急着赶路,慢慢悠悠地骑着车,不时地还在路边休息喝茶。


     在我们一次休息时,车停在了一个大院的门口。
     大院并不稀缺,难得的是大院的门前摆放着两棵盆栽的桔子树,上面挂满了果实,煞是好看。
                            


      老高我是北方人,对这些产自南方的植物很是好奇,就走到桔子树前仔细研究起来。
       我发现,这些桔子都已经熟透了,甚至个别的果实已经出现了黑斑。
       那这果树的主人为什么不吃呢?
       是舍不得吃,还是这些诱人的果实根本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看果,不能吃或者不好吃?


       老高的好奇心顿起,忍不住伸手把一个桔子的表皮扣掉一块,想看看里面的果肉到底和普通的桔子有什么不同。
       一看之下,没发现有什么不同。橘络包裹着果肉,静静地躲藏在果皮之下,仿佛等待着人们来把他们吃掉。
       


      卧槽,太诱人了!
      老高当即就产生了要摘一个桔子尝尝的念头。可是,看看院内,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唉——在主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公然摘人家的果子吃,总有些不地道。虽然算不上是盗窃,但这样的事,还是不做为佳。


       于是,老高强忍好奇心,收起来吃果子的念头。
接近广东省,似乎老百姓的富裕程度也提高了不少。路边上的小楼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气派。

IMG_20210325_101123.jpg (216.83 KB, 下载次数: 40)

IMG_20210325_101123.jpg

IMG_20210325_101131.jpg (204.86 KB, 下载次数: 50)

IMG_20210325_101131.jpg

IMG_20210325_101134.jpg (176.88 KB, 下载次数: 43)

IMG_20210325_101134.jpg

IMG_20210325_101144.jpg (158.58 KB, 下载次数: 55)

IMG_20210325_101144.jpg

IMG_20210325_101209.jpg (285.36 KB, 下载次数: 48)

IMG_20210325_10120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6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三点多,按武雄发来的位置,找到了他提前给预定的民宿。房间在三楼,里外套间,很是舒适。
民宿的主人把我们送到房间,说你们的朋友昨天就给你们订好了,他现在还在上班,让你们先休息,他一会儿下班就过来。
我们知道,武雄是在给一个陶瓷工厂打工,时间不能自己安排。所以,我们安顿好后,也就没给他打电话,怕他着急。


花宝跟我说,他的车链条不行了,要出去到春风售后换一下。
我说这里有春风机车售后店吗?
“有的,就离这里不远,我在网上查了。”他说。
“好吧,快去快回,估计武雄五点也要下班了。”
花宝走后,我洗了个澡,之后就一个人躺在床上休息。
五点一刻左右,武雄就来了。
初次见面,我仔细端详一下这个摩友。
没有我在视频中看到的那么高大,但壮实利索,一看就是一个体力充沛的中年汉子。
在群里我们经常聊天,所谓神交已久,所以,见面也没过多的客套,仿佛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聊起了家常。


通过聊天得知,他是湖北襄阳人,这些年一直在潮州工作,只有过年才能回家探亲。最可笑的是去年春节,他骑摩托从广东回湖北,因为疫情突发,全国进入封闭状态,路上没人没车,跑得倒很爽,但却因为他是湖北身份证,所以,哪个路口都不让他下去,活活地把他困在了高速公路上。

困在路上有吃有喝也行,可是,全国都进入了封闭状态,哪还有人给他做饭吃?泡面能吃上已经不错了。就这样,他在路上以流浪状态混了还几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被各方协调回到了家里。
可是,到家了也不能和家人团聚,被安置在一个养鱼池边上的单独房子里隔离。
“我这鱼吃的,差不多天天吃,都是乡亲们送给我白吃的,妈的,都快吃吐了。”武雄乐呵呵的说。
虽然他说的轻松,但我可以想像,那个春节他一定过的很憋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5#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宝跟我说,他的车链条不行了,要出去到春风售后换一下。
我说这里有春风机车售后店吗?
“有的,就离这里不远,我在网上查了。”他说。
“好吧,快去快回,估计武雄五点也要下班了。”
花宝走后,我洗了个澡,之后就一个人躺在床上休息。
五点一刻左右,武雄就来了。
初次见面,我仔细端详一下这个摩友。没有我在视频中看到的那么高大,但壮实利索,一看就是一个体力充沛的中年汉子。
在群里我们经常聊天,所谓神交已久,所以,见面也没过多的客套,仿佛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聊起了家常。
通过聊天得知,他是湖北襄阳人,这些年一直在潮州工作,只有过年才能回家探亲。最可笑的是去年春节,他骑摩托从广东回湖北,因为疫情突发,全国进入封闭状态,路上没人没车,跑得倒很爽,但却因为他是湖北身份证,所以,哪个路口都不让他下去,活活地把他困在了高速公路上。困在路上有吃有喝也行,可是,全国都进入了封闭状态,哪还有人给他做饭去?泡面能吃上已经不错了。就这样,他在路上以流浪状态混了好几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经各方协调回到了家里。
       可是,到家了也不能和家人团聚,被安置在一个养鱼池边上的单独房子里隔离。
      “我这鱼吃的,差不多天天吃,都是乡亲们送给我白吃的,妈的,都快吃吐了。”武雄乐呵呵的说。
       虽然他说的轻松,但我可以想像,那个春节他一定过的很憋屈。



       正在我们说得热闹的时候,花宝回来了。
       都不用介绍,也是神交已久的朋友了,可以说见面自然熟。
       花宝说,他今天去的这个春风售后店,服务态度老好了,不旦迅速地把链条换好了,还顺便把他的车给做了保养,做完保养后,又把车精洗了一遍。
      “除了链条花钱,其它都是免费的。没想到潮州春风售后这么暖心。”花宝晃着脑袋说。
      见花宝不住声地夸春风售后,顿时让我想到了临安的豪爵售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的心拔凉拔凉的。


        我们几人说了几句话,就出去找饭店了。
        武雄说,你们中午吃的涮牛肉,那咱们晚上就吃烤牛肉吧,加深一下你们对潮州牛肉的印象。



         到了烤肉店,武雄还约了个朋友,我们一起吃喝起来。
       武雄

        武雄的朋友是地道的本地户,个子不高,瘦瘦的,典型的南方人体质,普通话说的也不算好,我们之间交流,有时还要靠武雄做翻译。武雄管他叫老伪(音译),我就以为他姓卫。卫姓在中国古代很有地位,出过许多历史名人。如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大将军卫青,西汉名臣卫绾等。但“卫”用在姓氏里应该读四声的,和“魏”同音。而武雄管他的这位朋友叫“老伪”,难不成真有“伪”姓?


     关于这位朋友到底姓哪个“伪”,一直在老高的心里反复琢磨,甚至前半场酒都没喝痛快。酒至半酣,嘴顺耳热之际,我心里也少了许多顾忌,就直言问那位朋友:“伪兄弟,我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就是你到底姓哪个伪?”老伪说了句什么,我没听太明白。武雄说,他姓阳痿的萎。说完大笑。

      “还有这姓?”我感到诧异。
       武雄停住笑,说他不姓伪,而是叫老伪。
      我还是不明白,以为武雄还在开玩笑。
    看到我一脸迷惑,武雄才跟我解释,说他的朋友真不姓伪。广东人管兄弟中排行最小的那个叫“老尾”,尾巴的“尾”。意思他是最后一个出生的。和其它方言中的“小老弟”“老小儿”“老崽儿”“老疙瘩”是一个意思。


      哦,原来如此。
    我这才明白,原来人家不是虚伪的伪,也不是阳痿的萎,人家是尾巴的尾,难怪长得有些瘦小。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6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喝到一个小时左右,酒已经喝下去了一瓶多了(我的高氏小烧是二斤瓶装的)。我和花宝、武雄正在兴头上的时候,老尾真的有些萎了,坐在那里有些打瞌睡。
看来这个广东人的酒量还是和东北虎、小绵羊以及九头鸟有一定差距的。
正在这时,武雄的另一个朋友刚刚赶来。三十岁左右,很精明的一个小伙子。武雄说,这个小伙子是他的老板之一。
就在我们怕小伙子趁火打劫搞车轮战的时候,小老板和我们简单寒暄后,就大部分时间在接打电话,都是说些生意上的事儿,一时间顾不上酒桌上的哥儿几个。
这倒让我放下了心。


我以前年轻的时候,是从不怵酒局的,那时候酒量好,一二斤白酒的量,可以轻松摆平一般的酒客。现在不行了,年纪大了,心脏又出现了毛病,酒就不敢放肆喝了。平时在家每天只是小酌二两。在外面和朋友喝酒,没有了家里领导的监督,可以适当的加点量,但基本上也是控制在半斤以内。今天因为和武雄是初次见面,又很对脾气,所以,我已经超出了平时的界限,到目前为止,我应该喝了有六七两白酒了——这要不是喝我自酿的小烧,是坚决不敢喝这么多的。
这一场酒局又持续了一会儿,大家就要散了。可老尾童鞋突然来了精神头,居然邀请我们都去他的店里吃他亲自做的“黑暗料理”(老尾是开小吃店的),武雄也帮着撺掇。

什么是“黑暗料理”?
我不太明白,花宝也不明白,那个小老板也不太明白,只有武雄和老尾故作神秘地笑着,说到了那里你们就知道了。
我真的十分不想去,可又感到盛情难却。纠结了一会儿,还是跟他们走了。
走了大约一公里左右,到了老尾的小店。老尾似乎酒已经完全清醒了,挽袖下厨,乒乒乓乓一通操作,不长时间,一大碗所谓的“黑暗料理”就端上桌来。
             

我仔细观察一下,发现这个菜就是用牛板筋做的。
刚才从那个烤肉店出来时,我看见老尾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好像装了一些生的牛板筋,难道就是用这些食材做出来的?
这么短暂的烹调时间,牛板筋能煮烂吗?


黑暗料理:
            

带着疑问,我尝了一口。
嗯,虽然没有十分煮烂,但还是可以下口的,味道还不错,对于牙口好的人来说,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
我由于怕塞牙,所以,就象征性的吃了一点菜。倒是把他们店里经营的粿条吃了一大碗。

这顿宵夜又吃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直到夜阑星稀,我们才尽兴而散。


一天跨两省,半晌吃三顿。
潮州牛肉果然很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6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先不要看帖,因为又好几段需要审核,没有发上来,等明天审核通过了,大家再看完整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8#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wkone 发表于 2021-05-11 16:19
赶上高哥的热乎帖子了!DL在车流密集的村寨间穿行,是不是有点憋屈--想飙飙不起来

是的,DL跑城市道路真是很难受,捏离合器的手都累酸啦。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下载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望锋息心 发表于 2021-05-11 17:59
插到底才出声音,这句经典!

看来你也深有体会,哈哈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下载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5-17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382zl 发表于 2021-05-11 21:09
别人能发,说明你也能,只是还没找到法子。期待大图。。。

现在发图倒是可以了,就是比原来费事了,每次发图都要被退出登录,然后,再重新登录,才能发出去。。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下载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9 04: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