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meakic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选择摩托车机油以及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车子机油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621#
发表于 重庆市 2012-3-17 14:28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meakicn at 2012-3-17 08:25:

粘度选用XW-30或者XW-40的即可,X是一个数值,一般有这么几个0,5,10,15,20,根据你所在地区的一年当中的最低温度来选择。一般选择10W就足可以了,非常冷的北方或者东三省等地选择0W或者5W。本田的推荐用油的 ...

:)呵呵 感谢额 我目前使用的是 黄壳 10W-40的  忘记是SJ 还是SL的了 不知道可以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2#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3-18 00:25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機車『男人』 at 2012-3-17 22:28:

:)呵呵 感谢额 我目前使用的是 黄壳 10W-40的  忘记是SJ 还是SL的了 不知道可以不

黄壳应该是SL级的,比大多数国内的低级摩油要强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3#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3-18 02:21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meakicn at 2012-3-17 11:11:

区别当然会有(比如配方),但是级别跟粘度一样,因此你可以将它们对发动机的保护认为是一样的,只是适合这种粘度级别的发动机,都可以放心使用,按正常的里程数更换机油即可,当然,前提是机油是真的。

感谢解答,在专卖门店买的,应该不会有假,只是一个有熟人能打折,一个没有。: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4#
发表于 陕西省 2012-3-19 16:3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理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机油W后面的那个数字,只代表100度时候的粘度,而不代表常温下的粘度

也就是说,打个比方,基础油基本一样的情况下(矿物油跟矿物油比,全合成跟全合成比)15W-50的机油,100度的时候,一定会比10W-40的要粘,但是同样在温度30度的时候,一个牌子的50的油未必会比另一个牌子配方不一样的40的更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5#
 楼主| 发表于 山东省 2012-3-20 00:35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北京春风迷 at 2012-3-20 00:37:
楼主的理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机油W后面的那个数字,只代表100度时候的粘度,而不代表常温下的粘度

也就是说,打个比方,基础油基本一样的情况下(矿物油跟矿物油比,全合成跟全合成比)15W-50的机油, ...


请您详细看帖。前面数据都列出来了。
就在6楼。不要不看帖就大发一通评论。
君不见,我不和别人争论吗?
因此,对于很多话,我只是无视的漂过。
但是,你说的上面这话,很对!而又不完全对。
原因,就请看6楼给出的数据吧。
不管是矿物油还是全合成,只要满足6楼所列出的数据范围之内,则W后面的数字肯定一样的。
不管是40 50 60 或者20 30
因此,你强制把矿物油与全合成分开,这是不对的。

[ Last edited by meakicn on 2012-3-20 at 08:3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6#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3-20 07:49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meakicn at 2012-3-20 08:35:


请您详细看帖。前面数据都列出来了。
就在6楼。不要不看帖就大发一通评论。
君不见,我不和别人争论吗?
因此,对于很多话,我只是无视的漂过。
但是,你说的上面这话,很对!而又不完全对。
原因,就请 ...






同样的100度下,50的全合成油膜厚度要小于50的矿物油,这个您认可吗?


微观上,50的全合成油分子直径要小于50的矿物油分子直径,这个您认可吗?

[ Last edited by 北京春风迷 on 2012-3-20 at 15:5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7#
发表于 天津市 2012-3-21 07:38 | 只看该作者
毛毛虫你好。我的g s x 骏威125一直用10w40专用油,现在五百公里,夏季准备跑一次来回5000公里的长途。计划用全合成的矿物油。有人说夏季高温天气跑长途一定要用高粘度的全合成机油。请你帮忙分析下,到时候是继续用10w  40的还是用粘度稍微高的到50的全合成机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8#
 楼主| 发表于 山东省 2012-3-22 01:13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刘连望返 at 2012-3-21 15:38:
毛毛虫你好。我的g s x 骏威125一直用10w40专用油,现在五百公里,夏季准备跑一次来回5000公里的长途。计划用全合成的矿物油。有人说夏季高温天气跑长途一定要用高粘度的全合成机油。请你帮忙分析下,到时候是继续 ...

如果这5000公里不是你在24小时之内干出来的活,就放心使用10W-40的机油好了。当然,全合成是最好的,不过第一次使用全合成,还是不要使用里程太长,1千5-2千公里就要换掉,第二桶开始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换油了。你这5千公里,在出发前换上新的全合成,最起码要再备上至少1桶全合成机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9#
发表于 江西省 2012-3-22 06:56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北京春风迷 at 2012-3-20 15:49:






同样的100度下,50的全合成油膜厚度要小于50的矿物油,这个您认可吗?


微观上,50的全合成油分子直径要小于50的矿物油分子直径,这个您认可吗?

[ Last edited by 北京春风迷 on 2012-3-20  ...

这个我认可  楼主可不认可  僵的很: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0#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3-22 07:34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aaa1114 at 2012-3-22 14:56:

这个我认可  楼主可不认可  僵的很:laugh:



所以我才说,楼主不分任何情况,说只要是新车用50及以上的油就会加大磨损,理由就是油膜太厚。这个说法是会误导车友用油的。


而且我的大排说明书推荐用油,有三种油,都是SG级的矿物油。冬天用10W-30,春秋和初夏用15W-40,夏天最热的时候,和操作很暴力的时候,用20W-50。矿物油也只能达到这个使用范围。

我个人认为,有一个更简单的确定用油的方法,就是W之前的数字要小于等于推荐的数字,同时后面的数字要大于等于推荐的数字,也就是是在说明书上描述的使用环境中,使用范围超过或者等于说明书的油,都是可以用的。


比如说,说明书推荐三种,10W-30,15W-40,20W-50,那么冬天的时候,0W-30,0W-40,5W-30都是可以用的。当然用0W-50的也没有问题的。

因为好的合成油,使用范围是很宽的,这种油设计的时候,就是考虑到可以全年使用,任何路况任何环境使用的。所以W前后,都会超过说明书上的普通矿物油的。


如果说明书说建议用,15W-40的矿物油,然后用10W-50的全合成油就会加大磨损,肯定是不正确的。但是谁能找到不是合成油的10W-50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1#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3-22 07:38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aaa1114 at 2012-3-22 14:56:

这个我认可  楼主可不认可  僵的很:laugh:




因为我找出了楼主理论中的重大缺陷,所以楼主不好回答也是正常的


要是不承认100度下,50的全合成油膜要比50的矿物油薄

正常情况下,50的全合成油分子要比50的矿物油油分子小,

这个明显违反科学常识了。


但是要是承认了,就等于楼主承认之前说的,新车不管什么油,都不要用W后面数字比说明书推荐的数字要大,否则就会加剧磨损,理由是油膜太厚,这一套说法,是错误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2#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3-22 07:59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北京春风迷 at 2012-3-20 15:49:
同样的100度下,50的全合成油膜厚度要小于50的矿物油,这个您认可吗?


微观上,50的全合成油分子直径要小于50的矿物油分子直径,这个您认可吗?

[ Last edited by 北京春风迷 on 2012-3-20  ...

原来这个问题源头在这里么?

上个月我在这里跟一个人讨论“油膜厚度”的问题,对方硬是声称“高粘度会造成发动机磨损加剧”,要他提供理论依据,拿不出来,拿出来的只有一个“长期使用高粘度机油会更快的烧机油”的事例,引起烧机油的情况有很多,在没有确实的证据之前,硬把烧机油归结为“使用了高粘度的机油增加了发动机间隙”我觉得很不可理解


第一句话是有些问题的
抛开实验性的使用,单纯说发动机内部,到底这个“油膜厚度”存在在哪里呢?发动机是持续润滑的,每个需要润滑的部位都会有机油源源不断的经过。如果发动机停止运转了,确实有个一定厚度的油膜了,但是既然停机了还需要润滑么?

第二句话依然有问题
合成油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分子,而是很多东西的聚合物,包括基础油、润滑脂、添加剂。
但是如果说合成油的基础油分子对比矿物油的基础油分子,那么显然是合成油的基础油分子小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3#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3-22 08:04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北京春风迷 at 2012-3-22 15:38:




因为我找出了楼主理论中的重大缺陷,所以楼主不好回答也是正常的


要是不承认100度下,50的全合成油膜要比50的矿物油薄

正常情况下,50的全合成油分子要比50的矿物油油分子小,

这个明显违反科 ...

虽然你从理论上否定了毛毛虫说的不要超过推荐的高温运动粘度
不过实际上,依然不推荐超标使用机油

理由是
1.用低粘度的机油更节省燃油

2.真正起到保护作用的实际上是机油里的添加剂,基础油更多时候只是作为添加剂的载体,将这些添加剂运输到发动机各部件上的。运动粘度越低其运输的效率越高

当然我是支持“高粘度机油损害发动机”是无稽之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4#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3-22 08:30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wkss at 2012-3-22 15:59:

原来这个问题源头在这里么?

上个月我在这里跟一个人讨论“油膜厚度”的问题,对方硬是声称“高粘度会造成发动机磨损加剧”,要他提供理论依据,拿不出来,拿出来的只有一个“长期使用高粘度机油会更快的烧机 ...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

温度越高的时候,机油越稀,矿物油必须要靠比较高的粘度,才能在高温下保护发动机。


合成油的基础油分子更小,而且大小均匀,所以同样保护作用的油膜,就不需要矿物油那么厚。


从事实上来说,10W-50的全合成油,在常温下,手感和观感都明显比20W-50的矿物油要稀一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5#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3-22 08:36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wkss at 2012-3-22 16:04:

虽然你从理论上否定了毛毛虫说的不要超过推荐的高温运动粘度
不过实际上,依然不推荐超标使用机油

理由是
1.用低粘度的机油更节省燃油

2.真正起到保护作用的实际上是机油里的添加剂,基础油更多时候只是 ...




对,低粘度的机油肯定会更节省燃油的。只是不要低过说明书推荐的数字就好。


其实我想说明的是,10W-50的全合成,一定会比15W-40的矿物油,浪费油吗?全合成油的基础油分子小,流动性更高,相比之下比同样数字的矿物油要稀。


如果10W-50的全合成,不比15W-40更耗油的话,那为什么不用50的全合成呢?油耗一样,保护作用只会更好。



当然,可能更理想的是用5W或10W-40的全合成,那就肯定会比15W-40的矿物油省油了。只是可能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国产车。因为国产车精密度不行,配合间隙较大。

进口车应该没问题的。

所以,我对于国产摩托用油来说,如果矿物油换合成,一般都会换高温数字大一个级别的全合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6#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3-22 08:40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北京春风迷 at 2012-3-22 16:30: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

温度越高的时候,机油越稀,矿物油必须要靠比较高的粘度,才能在高温下保护发动机。


合成油的基础油分子更小,而且大小均匀,所以同样保护作用的油膜,就不需要矿物油那么厚。


从事实上来说,10W-50的全合成油,在常温下,手感和观感都明显比20W-50的矿物油要稀一些的。

不同的看法
基础油对于发动机保护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而是次要的。主要的保护来自抗磨剂
矿物油中为了提高粘度指数,通常会添加一些粘度指数改进剂。只要不在高温高剪切应力下发生油膜断裂,那么油膜厚度这个玩意是可有可无的(这也就是各种认证中不对油膜厚度做检测的原因)——油膜厚度只对研究润滑油有意义,对实际使用无意义

常温下,通常可以用润滑油指标中的40℃粘度来看。所有的润滑油都会有这个指标说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7#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3-22 08:42 | 只看该作者
让我明白了很多,回去翻说明书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8#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3-22 08:43 | 只看该作者
让我明白了很多,回去翻说明书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9#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3-22 08:54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北京春风迷 at 2012-3-22 16:36:
对,低粘度的机油肯定会更节省燃油的。只是不要低过说明书推荐的数字就好。


其实我想说明的是,10W-50的全合成,一定会比15W-40的矿物油,浪费油吗?全合成油的基础油分子小,流动性更高,相比之下比同样数字的矿物油要稀。
如果10W-50的全合成,不比15W-40更耗油的话,那为什么不用50的全合成呢?油耗一样,保护作用只会更好。

当然,可能更理想的是用5W或10W-40的全合成,那就肯定会比15W-40的矿物油省油了。只是可能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国产车。因为国产车精密度不行,配合间隙较大。
进口车应该没问题的。

所以,我对于国产摩托用油来说,如果矿物油换合成,一般都会换高温数字大一个级别的全合成。

被我标红的那句话有不同意见
粘度就是粘度,无论使用何种基础油,40一定会比50稀,也就是说运动阻力更小,这就是稀的机油略省油的原因。为什么?因为产品要符合标准,如果生产出的机油运动粘度跟40的一样,哪怕是打算生产50的都只能标40.(当然实际上这个情况是不存在的)


标蓝的那段话
事实上我的车就是在使用国产三线品牌中的CG125发动机,我也在使用5W-40的美孚CJ4机油已经一万公里了,间隙大你是指活塞环与缸壁吧?不烧机油,4000KM一换机油量没什么变化,没有问题。我行驶还很暴力,加速极快,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起步5秒后达到60KM/h,路况好的情况下保持80.然后经常通过的闹市区2、30的速度经常蹭个10分钟加不了速度。这可是恶劣工况了。

有意思的是我的小车却在使用金吉星5W-30矿物油,5000KM更换。因为用得少。: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40#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3-22 08:59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wkss at 2012-3-22 16:40:

不同的看法
基础油对于发动机保护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而是次要的。主要的保护来自抗磨剂
矿物油中为了提高粘度指数,通常会添加一些粘度指数改进剂。只要不在高温高剪切应力下发生油膜断裂,那么油膜厚度这个玩 ...



你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


除了酯类基础油本身就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以外,其他的四类三类油主要还是靠添加剂。

除了抗磨以外,机油还有密封功能,油膜的厚度必须要大于等于机器活塞的工作间隙,才能不烧机油,动力损失小。所以,油膜厚度是有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5-31 09: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