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laub_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奔驰和宝马放弃研发电车,苹果停止开发电车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7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目前的电动车还不够完善,在安全性和续航里程方面都需要继续发展,但对中国而言,是必然趋势。首先,我们的石油是大量需要进口,而运输线却难保安全,不发展电动车,石油供应的压力就太大了。对于发展新能源车辆,也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共识,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内心是非常不悦的。欧洲国家讲环保,有一定的信仰,但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自己技术上的自信,想利用环保将其他国家产品挡在境外,也可以利用环保税来薅别国的羊毛,但令他们意外的是中国跑在他们前面,他们在成本上根本无力竞争。就算美欧放弃新能源政策,我国的技术发展也不会白花力气,只要今后限制燃油车的进口与非燃油车的合资,他们的产品就很可能就再也进不了我国的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8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疾行无风 于 2024-3-8 12:07 编辑
laub_1 发表于 2024-3-7 22:10
你的看法太正面了。

我对国产电车还有个质疑,就是我国火电还是主流,那么这些电车电池的充电,其实对 ...

电力可以来自火电、水电、光伏、风能及核电,不仅仅是火电一种。恰好昨天看了一则消息,氢能倒是环保无污染,但是现实中氢是无法自然得到的,制取一千克的氢需要耗费55度电,如果这些电力用于电动车可以行驶在400公里,而用于氢能发动机只能行驶80公里。假如这些数据没问题,这么一来,氢的制取更耗费电力,还不如直接使用电驱动方式更加环保。电动车暂时不够完善,但实现完善只要解决电池的技术问题就能实现突破,而且,目前的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都有突破的迹象,安全性和能量密度都有望得到满意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8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铃木-嘉陵 发表于 2024-3-6 16:03
电车的硬伤是舒适性欠佳,坐车的人会晕车。这个对于奔驰、宝马之类高档品牌是无法接受的,油车无非是油费贵 ...

在车身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电车的舒适性理应好于油车。说电车容易晕车,主要是车企配到的电机扭力大的原因,但电机扭力大并非不可以控制得温柔一些,主要是厂家为了突出性能未照顾舒适性,改善的方法并不难,控制器输出电流控制得小一些就实现了。只是目前国产品牌的车身调教还是不如老牌汽车那么有功底,还需要历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8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工资 发表于 2024-3-6 17:33
没怎么开过电车吧?
电车舒适性在几点上是完胜油车的。
加速的平顺性。因为电机的特性就相当于一台无级 ...

电动车取代部分油车是必然趋势了,但目前电动车的一些好处可能会逐步降低,比如,电费是否还会那么便宜,购置税的减免,养路费要不要收,电池回收是否要车主承担费用,电池寿命耗尽换电池的费用等,暂时没有体现出来,这些都会由政策来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10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工资 发表于 2024-3-9 07:10
目前因为政策的倾斜和支持,有利于和国际大厂的竞争,电车肯定还会吃一段时间的红利。
但随着电车的普及 ...

从动力方案来看,我也是支持电动车的,但还是要看到全面的电动化还是不容易的。首先是电力生解决不好产能否支持全面的电动化,这只要多投资建设电站倒是有可能解决的。其次就是难以做到每家都能方便地充电,充电桩这个基础设置才是最难普及的,即使不缺钱也难找场地,解决不好就难以吸引消费者买电动车,只要还有燃油车就一定会有市场。因此,电动车部分取代纯燃油车是现实的,完全淘汰则是不现实,除非由激进的政策原因强制导致。实际上现阶段比较平稳的发展是混动车取代纯燃油车,既可以降低排放,也可以降低能耗,还可以解决车辆充电不方便带来的困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11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hjk_0123 发表于 2024-3-11 12:39
我深深地怀疑,自始至终,他们研发电车并说成是未来方向都是为了忽悠发展中国家上当!现在看我们上当了,他 ...

可能是他们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别人成功了就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1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QE3 发表于 2024-3-11 14:34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汽油其实是石油工业的副产物,石油主业其实是生产塑料化纤柴油航空煤油等制品{:1_90 ...

石油加工的主业我也说不全,但新能源车辆的发展可以降低对是有点依赖是可以确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1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hjk_0123 发表于 2024-3-11 20:52
也有理!只是我总觉得,以他们的智商和经验,早在多年前他们就应该已经发现中国的市场格局更适合做电车, ...

实际上中国的厂家对于汽车的三大件还是没整明白,即使进步很大,但车辆的品质还是难以进入高端。搞电动机驱动可以帮中国车企绕开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不足之处,电池的均布也绕开了底盘的重量分配设计难点,真是把那些百年车企的工程师气吐血。中企利用电驱动的静音和大彩电+大沙发,也把车做的有些高档车的模样,就算把车拿到欧洲定个高价,消费者暂时也挑不出毛病。发展电动车就有些类似于当年录像机时期,录像机内部精密程度非常高,我国是白手起家,两眼一抹黑,日本和韩国占据高端,但随后VCD和DVD让录像机的时代昙花一现,导致他们的技术优势和努力打水漂,这也算国运相助吧。欧美是否误判则不好说,毕竟前五年谁都看不出中国在电动车方面的优势,现在也只能说我们的成本优势太大,技术上各方应该还是相差不多的。无论如何,电动车再有优点只是取代部分燃油车,在不少领域燃油车还无法被替代,比如军车,野外作业的特种车,田间耕地的拖拉机等,还是用燃油比充电更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12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疾行无风 于 2024-3-12 11:01 编辑
GD1380299 发表于 2024-3-12 08:31
山东的老头乐就是电车的成熟模式,附近转转就够了别跑远

欧美100年就放弃了生产电车,十几年前欧盟再 ...

电动车并不是新概念,只是近期一些附属的部件、技术得到了突破,电动车才迅猛发展起来。至于你说的欧洲搞太阳能和氢能,中国也不是不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只是产业化的进程还不成熟。但电动车也不是欧洲不要搞,也不是电动车就不环保,而是他们成本竞争处于下风了,开始耍流氓,理由当然是随便找。如果算环保账的话,燃油车分散排放不易治理,电动车的电力生产属于集中排放,容易治理,电池的回收也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昂贵,氢能源的获得时的污染源和电动车是一样的。从经济方面讲,目前提取一公斤氢气耗电55度,也有说成本30-40元的,一公斤氢气可以让车辆行驶80-120公里(说法不一),但是,这55度电力可以让电动车行驶300-400公里,简单一算,哪种方案更加经济就一目了然了。氢能车仍然需要发动机和变速箱,还需要存储液态氢的罐子,排放有优势,对于保护老的汽车产业链的就业有一定好处;电动车需要电池和电机,对于汽车基础工业较为落后的企业来说容易实现,但存在电池有寿命问题和回收成本,可以说各有优缺点。假如老旧的燃油车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技术改造成为氢能车,对大众而言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12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hjk_0123 发表于 2024-3-12 05:23
嗯,您说得很全面,佩服!

也就是娱乐而已,码码字预防痴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
发表于 湖南省 2024-3-12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恰巧今天看了个自媒体视频,说了国内电动车发展和欧洲暂缓的三点让本人比较佩服,现在大致转述一下它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
1 国内传统汽车技术处在追赶阶段,拼技术没优势,暂做不到领先水平。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有共识;
2 动摇石油美元。因为发展电动车就意味着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如果全球化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也就意味着美元地位的动摇。我们一般是从国内能源安全角度思考降低对石油的依赖较多,这位博主的眼界确实高一些,逻辑性没问题。
3 欧洲原本觉得燃油车已经登顶,发展的油水不大,搞出个电动车概念,也配合了新的环保理念。如今看到自己不占优势,被中国摘了桃子心里不爽,该无耻时就无耻,该不要脸时就不要脸啦。这个变化我们多数是在国内环境下的分析,但对全球而言,大多数国家是既没有燃油车产业,也没有新能源车企业和新能源车使用配套设施,他们很受美欧的影响,如果美欧推行电动车,他们就会选择电动车,如果美欧放弃电动车,他们就继续用燃油车。美欧这一点改变对我国的电动车产业出口打击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但国内市场也不小,还是够电动车车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先立足好国内发展,逐步向外扩散,不要企图一口吃个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5-18 08: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