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大漠铁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码相机分类及摄影技巧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10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3 | 只看该作者
二、注意身体姿势
  除了握持相机的双手以外,身体其他部分也会影响到机身的稳定,如何做到一个正确的姿势呢?
  首先,在站立时,应避免身体的前倾或后仰,因为这样会导致身体失衡进而影响双手的稳定。同时左右脚一前一后地站开,在降低重心的同时使身体更加稳定。
  其次,当用较低角度拍摄时,可以半跪在地上,并把手肘放在膝盖上,形成较稳定的支撑,同时身体的上半部分也要保持稳定。
  最后,如果需要更低的角度拍摄时,可以趴在地下,用肘部支撑身体,用相机包、石头或其他类似的物体垫在相机下面,这也能有效防止相机的抖动。
  另外,要注意按动快门时身体的要领。边呼吸边按快门,胸部的起伏可能会传递到相机上。如果此时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如1/30秒,很可能会使相机产生抖动。因此在按下快门时应屏住呼吸。此外,如果周围有墙壁或树木的物体时,也可以背靠或侧靠墙壁,这样能有效地降低身体的震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3 | 只看该作者
三、从手做起
  双手握持相机的方法不当是导致相机抖动的主要原因,怎样正确握持相机的方法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在使用相机时右手的拇指应放在相机的背后(一般的相机背后都设有拇指槽,拇指按在拇指槽上即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相机的前面偏下,食指自然的放在快门按钮上,掌心贴住相机右侧机身再用左手食指的外侧托住机身。而当相机的镜头比较重时,右手姿势不变,左手掌心侧要托住镜头。这样,左右手就共同组成一个防止相机抖动的稳定支架,起到一定的防震作用。
  由于各种数码相机的外形不尽相同,上述的握持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某些数码相机。对于这些相机,用户可以自行找出合适的握持方法。但一定要双手握持,同时注意不要让手指遮住镜头、闪光灯或是测光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4 | 只看该作者
四、使用自拍或遥控功能
  当相机固定在三脚架或放在其他地方如桌面上时,如果用手指按下快门,相机也可能会受到一丝难于察觉的抖动。这时,使用自拍或遥控功能就可以完全避免手部或身体的抖动对相机的影响了。在风景、微距等场景拍摄时,这种方法往往有最佳的效果。
  其实在平时,我们也可以多练习一下手持相机的拍摄,认真领会其中的技巧,掌握这种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拍摄方法。但在进行创作或其他重要场合拍摄并且光线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能使用三脚架的就尽量不要手持拍摄了,毕竟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模模糊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4 | 只看该作者
五、适当使用较高的ISO值
  正如有的厂家宣传的“自然防抖”原理一样,恰当的使用较高的ISO值可以提高快门速度,从而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有效防止照片模糊。因此在画质可以满足自己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在采用以上几点防抖措施的同时,适当提高相机的ISO值,就是“双重防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5 | 只看该作者
选择测光模式
目前相机所采取的测光方式根据测光元件对摄影范围内所测量的区域范围不同主要包括点测光、中央部分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平均测光模式、多区测光等。
  点测光模式:测光元件仅测量画面中心很小的范围。摄影时把照相机镜头多次 对准被摄主体的各部分,逐个测出其亮度,最后由摄影者根据测得的数据决定曝光参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5 | 只看该作者
般来说,在这种模式下测光元件仅会测量画面中心很小的范围。摄影时把照相机镜头多次对准被摄主体的各部分,逐个测出其亮度,最后由摄影者根据测得的数据决定曝光参数。这种测光模式大多应用于拍摄者希望将拍摄主体充分表现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在光线均匀的影室内拍摄人物,许多摄影师就会使用点测光模式对人物的重点部位,如眼睛、面部或具有特点的衣服、肢体进行测光,而着重表现其具有特点的部位,以达到突出主题的艺术效果来。
  中央部分测光模式:这种模式是对画面中心处约占画面12%的范围进行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模式其实是对中央点测光模式的一种扩展,相机的测光元件会对画面中心处约占画面12%的范围进行测光并最终进行平均加权而得出测光数据,这种测光模式非常适合各种画面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心位置或环境光线反差不大的风景照片的拍摄时使用。例如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被摄的人物由于服装和面部的色彩反差较大,而其与环境色彩的光线反差较小,拍摄者就使用了中央部分测光模式,对处于画面中央的整个人进行测光,而避免了衣服和面部反差较大所可能造成的欠曝或过曝情况,而获得了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这种模式的测光重点放在画面中央(约占画面的60%), 同时兼顾画面边缘。它可大大减少画面曝光不佳的现象,是目前单镜头反光照相 机主要的测光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7 | 只看该作者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一般来说,当使用这种模式测光时,相机会把测光重点放在画面中央(约占画面的60%),同时并兼顾画面的边缘。目前,许多单反数码相机都会具备这种测光模式,使用这种测光模式的好处时,当画面出现高反差或色彩迥异的情况时,相机会对多个区域进行测光,并根据拍摄者的需要强调对某个区域进行重点测光,然后进行加权平均,这样,所获得的图像会很少有某个区域欠曝或过曝的问题出现,但对于一些重点主体部位,图像却能很清晰的进行反映,因此,非常适合于拍摄各种具有大反差光照的风景或运动照片。
平均测光模式:它测量整个画面的平均光亮度,适合于画面光强差别不大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7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测光方式,也许是所有数码相机中最常见的一种了,它测量整个画面的平均光亮度,比较适合于画面光强差别不大的情况,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测光需要,但问题在于,当环境光线复杂或光线亮度反差过大时,其所获得的测光数据,仅仅是一个平均数值而已,很容易出现图片暗部过曝,而亮部却欠曝的情况,例如,在上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张照片的暗部不暗,亮部不亮,会出现一种灰蒙蒙的感觉,使人感觉非常失败。
  多区测光模式:它对画面分区域由独立的测光元件进行测光,由照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求得合适的曝光量,曝光正确率高。在逆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8 | 只看该作者
多区测光
  这种测光方式的实质其实就是将整个画面划分成多个区域,然后各自使用独立的测光元件进行测光,再由照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以求得合适的曝光量的方式。
  一般来说,不同厂家生产的相机所使用的模式和名称都会有所不同,但事实上原理都是一样的,例如,尼康在其高端数码相机中,将这一测光模式称之为矩阵测光,而佳能则叫做256区多区评估测光,柯尼卡美能达的则被改为蜂窝式测光等等。而无论是那种多区测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都能在逆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因而非常适合在各种复杂光线条件下使用。利用,图6中,蓝天与地面的反差相当大,但由于拍摄者使用了多区测光模式而设定了正确的光圈和快门组合,从而使其天空与地面的亮度都可以恰到好处的被表现出来。
  事实上,无论采用那种测光方式,都是需要根据拍摄者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的。而在摄影中,无论何时,我们都应清楚的了解自己要拍摄的是什么,只要抓住了自己需要拍摄的是什么,也就是明确了所要拍摄的主体,我们的测光、构图以及最终如何设定光圈和快门组合也就变的简单起来了。
  在拍摄时,无论采用那种测光方式,测光的重点都应该是被拍摄的主体。而当主体比较单一时,我们就可以使用点以及中央部分测光方式来进行测光,而如被拍摄的是一些如景物类的分散的主体时,则可以使用多区测光或平均测光连进行。
  另一方面,如果想让测光作到相对的正确,我们也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优势,在一台数码相机上使用多种测光方式对其进行测光,或利用包围曝光的方式,对同样的被拍摄物体进行曝光补偿处理,而在最后选择出自己最满意的图片来。
  总体来说,要想真正的熟练使用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而对被摄物实现正确曝光,拍摄时就一定要多注意观察环境光线并估算被摄物体的色调与环境的反差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适当调整光圈和快门,对光线进行调整,以获得自己满意的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8 | 只看该作者
设置感光度

ISO感光度是对光的灵敏度的指数。感光度越高,对光线越敏感。一般情况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情况下,感光度越高越好。但是高感光度下的图像噪音信号较多, 清晰度也下降,相反,感光度低,图像噪音信号减少,画质细腻,但不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9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玩家常常会碰到以下的情形:在展览馆等禁止闪光灯的场所拍摄,我们不得不禁用闪光,结果得到的是模糊的照片,而如果使用了闪光灯,拍摄对象会产生反光的结果影响画面。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室内或者环境比较昏暗的场所。
  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要拍摄出效果好的照片,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通过ISO的调节实现。当然,如果提高ISO设置,会使得照片的颗粒感变得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使用者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了。如我们熟知的传统相机那样,ISO感光度表示胶卷对光线的感度,有100、200、400等值。感度值越大越适合用于光线昏暗的场所,但却会损失色彩的鲜艳度和自然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29 | 只看该作者
顺便提一下,在对色调和图像再现要求严谨的时候,最好使用ISO感光度为25和64的低感光度胶卷。而为了能够满足多种场合使用,经常都使用ISO感光度为400的胶卷,甚至也有使用适合于昏暗场所拍照的ISO感光度为800和1600胶卷的(一次性相机)。
  尽管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但是却配备了与此相似的机能,也能够改变它的ISO感光度(有的机种ISO感光度设定不能改变,请自行在数码相机的说明书上确认)。这样在使用时,当想让拍摄效果更好的时候,就把ISO设置为100,而在光线不足时就将ISO设置为4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3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我们是要防止在昏暗场所中发生手抖,于是将ISO设置成了400。我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ISO设置。首先,调出菜单画面,并选择ISO感光度。然后从ISO感光度中选择最高值400。ISO感光度提高一倍后,将快门速度提高一倍能进行基本同样的曝光(镜头光圈保持不变)。

常用的感光度设置
控制快门
在摄影技术中,拍摄影像的最原始的质量来源于对曝光的控制。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通过光圈和快门控制允许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或胶片上的量。其中,快门决定了拍摄影像的时间,其打开的时间就是根据设定的快门速度决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30 | 只看该作者
通常,相机的快门速度范围有4秒、2秒、1秒等多种。控制快门的技巧首先是要注意安全快门的时间,如果在快门打开期间,相机因不稳而产生晃动,则拍摄所得的影像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这就是为什么在拍摄时要保持机身的稳定,也正是为什么快门速度过慢更容易使影像模糊的原因。因此,一般情况下,选择的快门速度要比安全快门速度快,安全快门=1/镜头的焦距。例如,镜头的焦距是50mm,安全快门就是1/50秒,即要选1/6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才可避免因拍摄时手部震动而造成影像模糊的问题。
  另外,在控制快门时,还需要特别注意快门的时滞问题。所谓快门时滞也就是按下快门和感光元件或胶片成像之间的时间,由于数码相机的快门时滞比传统相机长,只有顶级专业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的快门时滞与传统相机相当,而绝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时滞都是普通传统相机的2-3倍。如果使用液晶屏取景的话,时滞更加严重,时滞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于一个运动的物体来说,这便是很长的时间了,对于抓拍摄影,必然会错过最佳时机。而且不同相机的时滞都不同,您需要了解自己的相机,同时做大量的快速反应拍摄练习来避免时滞对您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3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提高快门速度
为了清晰地拍摄运动中的人和跑动的动物的敏捷动作,快门速度必须很快。即便在光线足够明亮的地方,如果利用全自动模式进行拍摄,往往也容易导致抖动。况且,拍摄高速动作时,光线不一定足够明亮。具体需要多大的快门速度?光线亮度不足时该怎么办?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说到具体的速度,比如说拍路人的行走动作,要想拍摄到没有抖动且清晰的图像,快门速度最好设置在1/250秒左右。对于更快的动作,就必须设置成更高的速度。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最高的快门速度都在1/1000秒~1/2000秒上下,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基本上所有的机型都可能拍摄到肉眼捕捉不到的瞬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32 | 只看该作者
使用全自动拍摄模式如何提高快门速度
  然而,利用全自动模式拍摄时,快门速度很少会达到最高速度。
  那么,为了提高快门速度,应该怎么做呢?如果假设手中的数码相机是全自动设置的,无法手动设置快门速度,那么想拍清楚运动的照片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只能在光线明亮的场合拍摄。光线亮度需要达到什么程度呢?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如果超过下午三点,光线就显得太暗。当然,闪光灯自动闪光,或者抖动警示标记闪烁的情况则另当别论。
  当拍摄对象距离较近时,有一种方法就是强制使用闪光灯。但问题在于拍摄对象正在逐渐远去时,闪光灯的光线就照射不到对象上。
  要想拍摄距离较远的拍摄对象,如果光线稍有不足,那么用其他方法提高快门速度也是非常有效的。这就是提高ISO感光度。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的机型,有的机型即使提高了ISO感光度,往往是快门速度不变,而是镜头光圈被缩小。
  即便提高ISO感光度,光线仍显不足时,还有一招。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曝光负向补偿提高快门速度,先拍得暗一些,然后通过电脑对亮度进行修正,就好象是利用电脑提高胶卷的感光度进行冲洗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32 | 只看该作者
利用运动模式和手动曝光等功能
  比起利用全自动模式左思右想地提高拍摄效果来,如果是可以使用运动模式、或使用快门速度优先AE的款式,就能够更加轻松地拍摄到敏捷的动作。
  设置成运动模式后,曝光就会自动地向着提高快门速度的方向进行设置。比如,佳能“G5”,如果是普通的程序模式,光圈值和快门速度一般都分别在F6.7和1/260秒,但是如果设置运动模式,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就会分别变成F2.8和1/1000秒。
  如果是具有手动曝光功能款式的数码相机,就能够通过快门速度优先和手动曝光设置,来指定自己需要的快门速度。如果将快门速度设置得太高,就会出现曝光不足的警告标志等,此时可通过提高ISO感光度,来利用高速快门进行适当的曝光。另外,即便是曝光不足,也一定需要高速快门时,最后也可以利用电脑进行修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33 | 只看该作者
巧用快门拍动体
移动的物体可以在照片里表现得处处清晰,也可以表现得背景模糊或者主体模糊。处处清晰的照片可以使人仔细地观察被摄体,而模糊的照片则可以使人从视觉上感觉到物体在运动。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现在也可以做得很快。如果光线充足,大部分人类、动物和交通工具的运动都可以用清晰地记录下来。便携式电子闪光灯设备,视其功率大小、被摄体距离的远近和一些有关因素,可以发出1/750秒至1/25000秒的光线。这些闪光设备不管现有的光线是亮是暗,都可以清晰地捕捉动体。
  在非闪光摄影中,捕捉某一特定速度的动体所需的快门速度由两个因素决定:与相机平面相对的运动方向和动体影像的大小。拍摄等距离掠过视场的动体要比拍摄斜着朝相机而来或离相机而去的动体要求更高的速度。然而比起以笔直的方向朝向或反向相机运动的物体来,拍摄以斜角方向运动的物体时,快门速度就要求更快一些。不管运动朝哪个方向前进,要将影像拍得大一些,并取得与影像小时一样的清晰度(走近被摄体或使用长焦镜头),就需用较快的快门速度。例如:在3~4.5米距离上,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从镜头前横过的动体,快门速度最快时可达到下表所列数字。
动体        运动速度        快门速度
慢步行走        手势        1/500秒
快步行走        时速为16~24公里的车辆        1/1000秒
体育运动、跑步        时速为32~64公里的车辆        1/2000秒
奔跑的动物、飞鸟        时速约为105公里的车辆        1/4000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07:3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动体的运行和镜头成斜线方向,一般说,快门速度按上面所列的减半就足够了。如果动体和镜头成垂直方向运行,也许使用上面所列速度的1/4就够了。同样,如果影像缩小,可以相应地减低快门速度。例如:将距离增加一倍(或者使用缩短一般焦距的镜头),影像的大小就会减半,所需快门速度也就减少一倍。
  如果要将主体的形象拍虚一些,那就要用低于能捕捉动体的快门速度和低于适应其运动方向的快门速度。如果要将背景拍虚,那就要使用追拍法。使用追拍法时,用1/50秒或1/25秒等较慢速度的快门就可以将大多数动体拍得清晰,而背景由于相机的移动,拍出来的是虚的。有时主体也会虚,那是因为快门速度太慢或追拍时的移动太慢,或者是因为被摄体肢体的末端(如赛跑者的手指和脚尖)移动的速度太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4-19 11: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