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展开了这篇帖子,我偷个懒,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完善完善。
以下是转帖 刚刚赢得王位的齐桓公怒目而视,狠狠的盯着台下被绳捆索绑的囚犯,这个人名叫管仲,在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的夺位大战中,他公然站在公子纠一边,并阴谋暗杀小白,险些断送了小白的大业。就在齐桓公准备杀掉这个政敌的幕僚时,鲍叔牙却出面阻止,力保管仲,鲍叔牙与管仲是多年的好友,最了解管仲不过,鲍叔牙向齐桓公保证,管仲是一个千年难遇的大才,用了他,齐国霸业可成。见到鲍叔牙如此力保,齐桓公不好拒绝,便将信将疑的接受了。这个人几度经商失败,又在战场上临阵脱逃,他真的有经天纬地之才吗?这是当时所有人的疑问。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曾经的落魄商人和逃兵,将运用他无与伦比的才干带领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由他开创的经济制度,将成为中国今后两千多年不变的法则。
一、盐铁专营,寓税于价:善意的谎言一个国家,要想富国强兵,就必须拥有充裕的财政,一个经济状况拮据的政府注定会低效而无能。后来的明帝国、苏维埃和南美诸国,都是因财政崩溃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典例。对于管仲来讲,他的第一要务就是为政府筹措足够的财源和税收,只有有了钱,齐国才有称霸中原的资本,国君的权势才能得到保证。但是如何增加政府收入,确是一门极难的学问,无论是哪国的老百姓,都是天生厌恶税收的,历史上因不当的加税而导致的起义数不胜数,李自成造反很大程度源于加征的辽饷;英国加征的茶税直接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向老百姓加税,实际上是一件风险极大的赌博。
管仲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明确指出,直接加税会让老百姓怨声载道,与其直接收税不如实行盐铁专营,通过调控物价的方式让老百姓不知不觉的交税,从而寓税于价,兼顾稳定与效率。盐铁专营,即国家对盐、铁等关键资源进行垄断经营,国家掌管承包、收购等权利,用看得见的手代替市场来操纵价格。按照管仲的规定,盐铁的开采权严格归国家管控,凡是没得到批准就私自开采的,都要斩断手脚。民间的商人,只有在从政府那里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前提下才可开采矿石,赚取利润。在管仲的设计中,获得政府特许经营的民间商人负责生产资源,掌握盐铁产业的上游,而政府则负责统一收购、定价和销售,掌管产业的下游。政府一旦缺钱,直接可以通过调控物价的方式来赚取利润,由于盐铁是必需品,就算物价上涨,老百姓也不得不购买,政府从而获得了稳定的财源。
平心而论,管仲的政策含有骗术的成分,由于大部分老百姓不懂经济学,并不清楚物价上涨的具体原因(这在文盲居多的古代更是如此),政府往往可以用其他理由予以搪塞,这种潜在的剥削要比直接收税要委婉和隐蔽的多。 管仲的盐铁专营与寓税于价,起到了收税的作用,引起的反抗却大大小于征税,不得不说是一桩极为巧妙的骗术。虽然是骗术,但究其目的,更多是善意的谎言,管仲将筹来的钱集中力量办大事,用于加强国防,鼓励农桑、建设驿站和经济投资,这些政策极大增强了齐国的国力,并让齐国首都临淄车水马龙、商贸发达,没有寓税于价这一骗术带来的收入,这些事是万万做不成的。一个带有欺骗性的政策却换来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不是善意的谎言,又是什么呢? 管仲的盐铁专营,因其实用性继而成为了中国今后两千多年的基本制度,每当统治者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主要矛盾时,总会启用管仲的政策来筹措财源。后世的桑弘羊、朱镕基,无不是借助管仲的智慧解决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主要问题。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贸易战大师管仲在管仲的年代,无论是中原各国还是中东与地中海,各国多以军事征伐作为一较高下的手段,国君之间的争斗总少不了金戈铁马与血染沙场,兵战,是那个时代竞争的绝对主导。但是唯有管仲例外。 管仲作为一个曾是商人的宰相,十分了解商贸潜在的威力,借用商业中的经济学原理,他可以杀人于无形,兵不血刃的降服敌国。管仲,是第一个明白商战重要性的中国人,可谓是贸易战的始祖之一。
管仲最漂亮的一场贸易战就是和鲁国打的,当时鲁国势力不小,齐桓公十分忌惮,管仲为了解君王之忧,提出让齐桓公和齐国贵族纷纷改穿织绨的建议,织绨,是鲁国独有的面料,管仲向鲁国商人提出,以每匹织绨30斤铜的高价收购,多多益善。在巨额利润的引诱下,鲁国上下纷纷开办织绨产业,老百姓为了生产织绨赚钱甚至连农耕都荒废了,一年下来,鲁国本地粮价暴涨,不得不从外国进口。到了这时,管仲突然下令关闭边境,禁绝于鲁国的一切贸易。鲁国一方面卖不出织绨,一方面拿不到钱来进口粮食,顿时陷入了饥饿交加的境地,鲁国百姓因为饥饿纷纷逃到齐国,管仲乘势让他们开采荒地,生产粮食,从而让齐国国力大增。此消彼长之下,鲁国不得不认输,经此一战,鲁国元气大伤,从此再也没对齐国构成威胁。 管仲的贸易战,让齐国兵不血刃的赢得了胜利,这种超前的智慧,不得不让人钦佩。此后欧洲列强与今日美国的贸易战,竟在几千年前就被管仲予以尝试,不得不让人惊叹管仲的厉害。
最奇葩的是,管仲的阴招用了不止一次。搞定了鲁国后管仲又盯上了楚国。因为楚国强大,是齐国称霸最大的劲敌,也是中原诸国最大的威胁。于是管仲又建议齐桓公养鹿,营建百里鹿苑,并从楚国大量高价收购,同时,以低价出售粮食。在齐国的价格哄抬下,鹿价飙升,楚人纷纷进山猎鹿,良田大量荒芜。看到时机成熟,管仲忽然禁止粮食出口,同时禁止养鹿。如此一来,楚国粮食告急,粮价飙升,楚人无钱买粮。管仲又将粮食遇到南部楚国边境低价贩卖,楚人纷纷逃奔齐国。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帅齐、宋、陈、卫等八国联军陈兵楚境,楚国士兵无心恋战,楚王只好在召陵与齐国媾和。这便是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召陵盟成,齐国霸业达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管仲是世界经济战的鼻祖,开妓院敛财自然也不在话下。
作者:梨花
三、早熟而晚慧,生不逢时的管仲除了盐铁专营和贸易战,管仲还有其他一些经济见解,比如他很重视工商业,规定凡是来齐国贸易的,车子空空的一律免税,离开齐国的,凡是车子装满的,一律免税。这种对商业的鼓励和低税政策使得齐国的商业极为发达,首都临淄车水马龙,人口一度达到30万,远远超过当时的雅典(5万)。 再比如管仲懂得根据时节的不同调整税收,丰收时多收,欠收时少收,灾年则直接免税,并用以前积攒的财政救灾,从而实现经济的宏观调控。 而管仲最为超前的一点,就是他认识到了消费对于拉动经济的作用,与当时所有思想家相反,管仲不主张节俭,反而主张富人骄奢淫欲,只有他们多花钱,穷人才能有工作干。他甚至主张一旦灾年来临,国家应该大修宫殿,此时修宫殿,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以工代赈。这与之后罗斯福的思路如出一辙。
虽然管仲的思想如此超前,但是却并未让齐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管仲的政策虽然让齐国富庶无比,百姓安居乐业,但其总体政策的温和却未能扩大齐国的疆土,以至于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齐国的退出使得最为野蛮的秦国有了机会,秦国依靠歪曲人性的商鞅变法迅速强大,并用野蛮的手段征服了六国,对今后的中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管仲死后,齐国迅速沦为平庸,再无霸者之象。 与现代不同,管仲的政策在当时并不能让国家获得最大的优势,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经济强盛往往意味着其国力强大、军容鼎盛,曾经的英国与如今的美国就是最好的典例。现代社会依靠发达的技术可以将资金迅速转化为军事科技和军事素养上的巨大优势,而这在科学仍处蛮荒的古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即使齐国和宋朝拥有强大的经济,却依然无法在战场上胜过秦国和契丹分毫。管仲,终归是有些生不逢时。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时的地中海,更为野蛮的马其顿也击败了西方文明之花希腊,这个时代,似乎注定是野蛮消灭文明的时代。
此后帝制中国的改革者,再无管仲这般的见识,他们往往只意识到了国有专营的重要性,却忽略商业宽松和消费带动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往往导致国富民穷、国进民退,国家与百姓俨然成为了零和博弈的双方,水火不相容,这种矛盾,俨然延续到了今天。(虽然已经改善了许多)管仲,不愧是国士无双的贤相,能碰上这样张弛有度的宰相,当时的齐国百姓真是三生有幸矣。
作者:艾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