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竹荷雨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操墓(附邻近千年古村落---渔洋)

 关闭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61#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3-18 10:47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at 2010-3-18 17:26:
有空儿去瞧瞧诶

去吧,找找熟人里面瞧瞧。:dance::dance::da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3-18 10:50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兵兵 at 2010-3-18 18:16:
河南是个好地方,,,,顶一个。

谢谢重庆的帅哥光临。看过你去荔波的精华帖。小七孔真美,我前年去的,可惜不是摩旅。

http_imgload[19].jpg (317.74 KB, 下载次数: 7)

http_imgload[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3-22 00:1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我转的这篇文你就知道进去有多不易了。



(转中华网的)



“你随便打电话,但是我不接。这个门你不能进”,派出所的警卫说。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高陵已经被大棚、围墙和两块篱笆与铁链组成的临时大门与外界隔绝开。两个发掘点被塑料布严密地掩盖了起来。监视摄像头覆盖了整个墓葬区。


从安阳市出发到西高穴村只需要20分钟左右的车程,路途却不怎么通畅。村间公路上不时出现为了阻挡重型货车通行而筑起的一米见方的水泥墩。司机抱怨:“要想把这儿开发成旅游区,先得把这路都大修一遍。”


路况差没能阻挡住人们的好奇心。从大年初一开始,到西高穴村来看热闹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踮着脚在被拦住的围墙外向内张望,小贩们支起摊子卖曹操诗歌的书法作品,《观沧海》100元《龟虽寿》50元。

农历正月二十四(3月9日),记者到达西高穴村,这个一度喧闹的村庄却沉默了。

封锁

紧锁的门口聚集着各地赶来的游客。兴奋而来,失望而去。

进入西高穴村,一边是已经干枯的人工运河,一边是豫北平原的田野。豫北平原正在经历倒春寒。早晨村庄里的空气清冽透明。两座蓝色的大棚覆盖着曹操高陵所在的田野,在空旷的平原上兀然自立。

安阳县安丰乡派出所在曹操高陵的临时大门两边修建了临时的警卫室,外墙贴着由安阳市文物局、公安局下发的《关于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暂停接待参观人员的通告》,落款日期是2010年2月8日。

“你看看上面怎么写的就知道了”,警卫说。

这则通告说明:要进入墓葬区大门,必须经过安阳市文物部门、曹操高陵保护管理小组组长批准,填写申请表,并经过考古队领队换发特别通行证,然后才可以在安全保卫人员陪同下进入。若确需拍照,要向公安、文物部门另行备案。

紧锁的门口聚集着各地赶来的游客。兴奋而来,失望而去。

从2月8日起,曹操高陵的大门就此对外界关闭。在最初的喧闹和质疑过后,这里显然已经不再欢迎访客,只有考古与文物相关的人员以及各级领导才可以进入。河南省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对记者抱怨:“外界什么说法都有,非常不负责任。”

“我们这里现在尤其严禁记者入内”,警卫隔着篱笆门说。

安阳县文化局的老局长邓叶君对外界关于曹操墓真假的质疑嗤之以鼻:“安阳是七朝古都。安丰乡是古邺城,除了商朝留下的殷墟外,曹、魏、前燕、后赵、东魏、北秦的都城都在安丰乡。文物、墓葬能少得了吗?发现曹操墓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说曹操墓不在这儿,真墓不在这儿,那它在哪儿?”邓叶君反问道。“这处墓葬有根有据、有历史记载,有实物,还有什么疑问?”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出现了一波乡村经济浪潮。私人砖窑由于开工方便、市场广大,开始在各地涌现。这一切都令人想起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绘的场景。在西高穴村,砖窑仍然是乡村经济的主力之一。与小说不同之处在于,村民挖地取土时常会有意外发现。

1998年,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的砖厂取土时发掘出一块石碑。邓叶君与另一名文化局的署长前往查看,发现这是东晋驸马鲁潜墓志,上面清楚记载了曹操墓的位置。

邓叶君将这一发现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上。消息发表后,立即引来盗墓者。而曹操高陵的最终确认,也是由于当地公安破获了一起文物案件,在收缴物品中发现刻有 “魏武王”字样的器具。“我一发那个消息,就有一部分盗墓者过来了。但其实他们什么都挖不出来”,邓叶君说:“很多盗墓贼都是农民,他们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具。”

与黄河类似,漳河是一条没有稳固河道的水流。这意味着漳河在带来丰收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战国时期,西门豹曾将声称侍奉河神的巫婆投入河中。曹操在邺城规划经营后,这个城市享受了三百年的荣耀。灭顶之灾在公元580年发生:北周蜀国公尉迟迥联合益州总管讨伐外戚杨坚,败走邺城。经此一役,杨坚大业已定,次年称帝,国号“隋”。而邺城成了一座孤独的旧朝叛城。

为防后患,隋文帝杨坚将邺城居民尽数迁居安阳,彻底焚毁邺城。在数次漳河改道后,邺城被分割,继而被深深埋葬。

“京广线在挖地下过道的时候,发现过一个宋朝墓,那个宋朝墓距离地面一丈八。你想想,宋朝的平地都距离如今的地面一丈八深了。曹操是公元220年死的,那他的墓又得多深?一般的盗墓贼根本盗不了。”邓叶君说。

与此相对应的是,2008年考古队正式进入时发现墓葬已经多次被盗,墓主尸骨散落。但发掘工作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依旧超出所有人想象,一年后才向社会公布认定结果:曹操墓。

宝地

从仰韶文化到唐宋元清,普通村民的藏品就可以跨越六千年。

经过多方努力,警卫最终对记者打开了曹操高陵墓葬区的大门。

“其实没什么可看的,反正任何人不准进墓穴,只能在外面看一眼”,派出所驻站负责人一边向墓葬区内走一边说:“不过就算这样,现在县级以下的人也进不来”。

在派出所的临时警卫室里,挂着出土物品的照片。曹操生前提倡薄葬,而他的陪葬品亦微薄。

最丰盛的出土物品为各种刻铭石牌,陪葬品的“身份证”。那些铭牌上刻着“胡粉二斤”、“黄豆一斤”等等。最著名的铭牌是那块“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如今铭牌尚存,大戟已无踪影。只有少数玉环、金丝物品,也不显贵重。

与一号、二号墓一同封锁在围墙中的,还有一个不知哪年打出的盗洞。这个盗洞在一号墓的后面,监视器的观察范围之外,已经被覆盖起来。

邓叶君推测,这个盗洞应该是民国时期兵乱民灾时的产物。而那支大戟,很可能是民国的时候盗墓贼顺手扛走了:“民国时期,安丰乡有名堂的墓基本都被洗劫一空,没有幸免。民国盗墓贼很多是兵匪。他们只要金银财宝,不要石头。曹操生前就提倡薄葬,他的墓又没有标志。所以盗墓贼既不知道是谁,挖出的也全是破衣烂衫、破石片、粗玉石,没有用处。所以被盗那么多次,现在还能留下来东西。”

“只可惜那支大戟,确实是遗失了。没有了铭牌,谁也不知道这是曹操用过的戟,这就等于失传了。”

一号、二号墓的塑料布掀开,只能看到深达十米的墓道斜坡挖掘现场,脚手架搭建在坡道上。两个墓穴的入口都已经被堵住。据河南省文物局发布的2010年曹操墓考古重点,第一阶段的文物抢救性发掘已经完成,今年将着重进行陵墓本体加固、申请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的工作。这意味着如今一、二号墓中已经空无一物。

出门时,警卫说:“你看,确实没什么可看的。”

在古邺城的遗址之上,是如今的安丰乡。安丰乡由18个村落组成。曹操高陵所在的西高穴村紧邻漳河,向东不远即可进入东高穴村。沿着乡间公路向东,5公里外就是木厂屯村。

韩龙(化名)是西高穴的村民。“我天天出门就看见那片地”,他说:“这以前是赵守银从安丰乡大队分的地”。韩龙靠在车旁,说:“谁知道那是曹操墓咧?”

但是村民赵姐(化名)并不特别震惊。

“古时候有两个和尚比本事高低,看谁究竟能一晚上再盖起一座塔”,她说:“伦掌乡(安阳县下属的乡,距西高穴村约10公里)的和尚盖得慢,安阳的和尚盖得快。到了后半夜,伦掌乡的和尚使了个神法,把安阳和尚的塔抓了半截过去,安阳的文峰塔就成了今天这样”。

故事还有后续:“前几年不知道谁家的小孩在伦掌乡的塔上乱摸,本来想摸麻雀,结果摸出来一块这么大的金子”。她攥起拳头,晃了一下。

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家住何方;但是他也不需要有名字,在这里,没有人会质疑这样的故事。相反,安丰乡乃至整个河南省在文物方面的富庶一直有着实际证据。

1939 年,安阳的武官村几位村民在寻墓时发现司母戊鼎,为中国标志性国宝。商朝的遗址殷墟就在如今的安阳市区,民国时期,村民曾将甲骨文的骨片当做药材贩卖。而在1982年,登封市的采药人在嵩山的石缝中看到闪光,就此发现武则天的除罪金简,为全国唯一实物。2005年,武则天除罪金简在香港展出,其戏剧性的故事轰动全港,引发游客嵩山寻宝热潮,逼得当地文物局长警告前来寻宝的人“已经派出许多工作人员暗中监视观察,发现文物应及时交给国家”。

而这样的故事今天仍在以真人真事的方式继续。比如,西高穴村几里外的渔洋村保存了大量历史遗迹,从仰韶文化开始直到现当代,都有实物留存。村民龙振山致力于收藏,收集了小小一屋的陶片、瓷片。他的收藏室中,从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的陶片,到唐朝的瓷枕,汉、宋、清、元代的墙砖,藏品历史上下跨越六千年。

这种富庶以及历史上的大规模盗墓经历,使村民与文物的接触几乎不可避免。而曹操高陵的发掘与认定,给安丰乡的几个村带来了看不见的震撼。

安阳市人民法院、公安局联合下发的《关于督促盗掘西高穴曹操墓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投案自首和上缴文物的联合通告》在西高穴村醒目的位置张贴着。有的通告已经被人细细地撕去,有的还剩下大半。

盗墓村

在地里刨,结果就刨出来一个菩萨。

在村子中,没有人能够确切印证究竟多少人与古墓有过接触,或者被抓。也没有人说得清是什么时候开始,“盗墓”一词出现在村民口中。

“五六年前吧?”有人试探地说,迅速就会被打断:“不对,二十多年前有砖窑的时候就有了。”

在外界的诸多报道和传言中,不乏对西高穴村与木厂屯村的夸张描述。这些描述包括“著名盗墓村”、“西高穴村60%的村民盗过古墓”、“已经有三十多人被捕”等。

“以前是有过”,韩龙很犹豫:“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而且谁也不知道到底抓了多少人。公安能让我们农民知道抓了多少人?那是办案机密。”

但无法否认,安丰乡的宝藏传言有着群众式的心理基础。每个人都期待着在自己身上发生点什么。韩龙也不例外。

“只是现在说这个真的不合适”,韩龙说:“现在村子里谁都不敢再和墓沾上关系。你问谁都一样。”

只有在酒后,并且在记者再三保证与曹操墓无关后,韩龙才肯继续说下去。按照他的叙述,十几年前他也不可避免地与文物打过交道。那是因为“在地里刨,结果就刨出来一个菩萨”。

“在安丰乡,这样的事情多得很”,他说:“有时候刨出什么东西来,一看是陶的、瓷的,不值钱,甩手就扔掉了。”

而这次,他刨出一座菩萨:“我和一个伙计商量,这东西恐怕有点来头。准备找个下家来看”。

“看古物首先得看成色,有没有磕碰、是否完整;其次看材质,要看它是金的还是铜的,玉的还是瓷的;最后看年代,这个我们看不出来,得行家看”,韩龙说。这次,他打算碰碰运气。

要找到联系人并不难,但韩龙不肯透露联系人的现况:“那时候(村子里)有人搞这个。过去这么多年,别再提这件事了。”

韩龙带上了一个朋友。他们既害怕,又激动。怕的是万一这尊菩萨值钱,对方不肯给钱;而万一不值钱,也怕对方不肯白白放他们走。

商量的结果是,韩龙与朋友各带了一把刀、一把土枪。对方也来了两个人,双方约定深夜在野地中交易。

“哪里来的买家?我也不知道。”韩龙说:“大概是广州或者深圳的吧。明天继续跟你讲。还有,从西高穴往北走几里就是北丰村,那里以前搞砖窑的人多。明天带你去认识一下我的弟媳妇。她知道。”他向记者保证。

但是第二天酒醒之后,韩龙无论如何不肯继续讲下去。他缩成一团,再也不是头一天晚上“酒后吐真言”的青年。

“咱们不是干这个的,没下过墓。那天晚上见了面,人家说那东西不值钱,是有人做了‘养’在地下的假文物”,他极力撇清:“十几年前的事了”。他也突然想起来,弟媳妇已经去山东打工,全无音信。

如今他开办一个服装加工厂,每个月收入四千元。他在漳河旁看日落,感叹生意在下滑,向记者打听来广州工作的机会,抱怨自己年轻时没有外出闯过。

西高穴村人均一亩多地,每年收入一千多斤玉米或小麦。

最后他说:“要是曹操墓成旅游区了,我就让媳妇去门前摆摊卖水果,省得天天踩缝纫机。”


风声
我们村全都是良民,从来不干违法的事。

在外界此前的报道中,距离西高穴村不远的木厂屯村同样是这轮打击盗墓浪潮中的重点。“别来我们村找,我们村没有干这个的。要是找因为曹操墓被抓的人,你就去木厂屯村”,西高穴的村民说:“别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而据先前的媒体报道,首个盗出“魏武王挌虎大戟”的吴君(化名)就出在木厂屯村。

与西高穴村一样,木厂屯村面临着相近的自然环境和风土,居民也保持同样的高度团结与警惕。

“来我们村找盗墓的干吗?”一户正在打麻将的村民头也不回地说:“去对面西高穴,抓的都是他们村的人。我们村全都是良民,从来不干违法的事。”

极少有村民回应外人的举动和话语。有时,还会有颇为警惕的村民对记者进行详细的盘查。

“以前村子是什么样?和现在一样”,村杂货店的陈老板严肃地说:“我可以跟你肯定,我从来没有在村子里见过悬赏布告;从来没有听到过警车进村抓人;从来没有听说过本村存在盗墓这回事。”

只有一个爱说话的村民露了点马脚:“盗墓?那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你听说总共抓了三十几个人?没有没有,抓了十几个吧。哦对,是这七八年里抓了十几个。现在那是完全没有盗墓这回事。”有时,也会有人打抱不平:“那算什么盗墓,挖地刨出来个东西卖了,怎么能叫盗墓?”

而木厂屯村长兼支书陈福来把“盗墓”两个字说得像个问号:“盗墓?我们村从来没有。你说前几年抓了十几个人?噢,那是前几年的事情了,现在没有。”

西高穴村在安丰乡算是个贫困村,村民一共2400人,人年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在村子里的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与西高穴村一样,木厂屯村种植玉米与小麦,每年收一千来斤的粮食。普通人家每日的菜是炒白菜与小米粥。而几乎大部分人家,都修水泥门楼,装大铁门。在村后,有人家正在堆沙砌砖盖新房。

“这个村里的人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攒下来钱就是为了盖房子”,有人告诉记者:“娶媳妇必须得有新房子,这跟城里一样。在这里没什么人大富大贵,没有。最有钱的是在外地包工程的包工头。”

安丰乡派出所就在乡政府旁边,一个年轻警察值守在电话机旁。当记者要求确认西高穴村、木厂屯村在此轮打击盗墓、收缴曹操墓文物的具体数据时,该值班人员一律以“不清楚、不知道”回答。经历几次波折,记者终于与安丰乡派出所王国平所长连通了电话。

“我们有宣传纪律,采访必须经过安阳市公安局宣传处”,电话那头的声音说。“宣传处拒绝接受采访的话,我们同样不能接受采访”。

而安阳市公安局宣传处的周处长,早已以“案件正在进行中,不接受任何采访”为由拒绝了采访请求。至此,在这一轮打击盗墓、收缴曹操墓文物风潮中,终于再无渠道可确认最终抓捕数字。

送走记者时,安丰乡派出所的一位负责人说:“上面让多多强调考古队的功劳,不要过于突出公安机关的功劳。在曹操高陵这个事情里,还是考古队发挥了更大作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这种的事情,还是别去想了。”

“盗墓者”

进入一个已有的盗洞,有时候只需一点好奇。

终于出现了具体的名字。

“ 我听说村子里有个妇女,进洞里去摸了块石头,也没当回事放在窗台上。就说了一句‘这恐怕是个文物咧’,让人听见了。村子里的事儿,就是说不清。有人心里对你好,有人心里对你不好。不知道让谁检举了,抓进去到现在没放出来。不就是块石头?谁能知道那是曹操的咧?”西高穴村村民赵姐说。

有人纠正她:“哪有什么女的,这是刘大立(化名)。”

按照村里的标准,刘大立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他的预制板厂就在西高穴村路边,与曹操高陵相望。但是在如今的村子中,刘大立已经成了不能提到的名字。西高穴村民对他的经历,既震惊又不解。

“你找他干啥?”这是记者最常听到的反问。如果回答“问他曹操墓的事情”,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不知道他住哪。”更多的时候,只要提起这个名字,西高穴的村民就会目不斜视地走过。

几经波折,记者终于寻访到刘大立的下落。相比村民的唯恐不及的回避与怜悯的描述,他的气色要好得多。

“什么罪名?盗窃古墓!”刘大立语带讽刺地说,双手在空中挥舞。几周前,他在预制板厂被砸断了腿,住院养伤。这是他第二次在同一位置被砸伤。

“怎么会是这么个罪名?我怎么知道。我进墓明明是在2005年。案底上怎么给写成了2006年,我也不知道。”话虽这样说,刘大立并不否认曾通过一号墓后的盗洞进入过曹操墓。他的案件至今未结,在取保候审中。他的儿子仍然被羁押。

如果说挖掘十几米深的盗洞需要技术与知识,耕地时刨出文物需要过人的运气,那么进入一个已有的盗洞,则只需要胆量,或者再加上一点好奇。

“那天我母亲在盖房子,我带了儿子还有一个朋友,运过去发电机帮忙。我们几个人在房顶上干了活,吃了早饭喝了酒,就没事可做了”,他回忆道:“挨着房子有个洞,我们也闹不清谁说的,就一起下去看。谁知道那是曹操墓?”

三个人顺着洞,下了十几米深才到底。“这个墓挺大,两个大厅四个室”,他说:“我们吃了饭喝了酒大白天进去玩,盗墓哪有白天进去的?进去一看,乱七八糟,早就被人下过多少次了”。

刘大立拾了一个只剩半截的石环回去,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见过砂轮没?就那么大,和那玩意儿也一模一样,四面全是光的,没有字儿。就在地上。后来我寻思,这可能是谁挖出来然后扔了的东西”。

回到厂里,刘大立把它放在了预制板厂的窗台上:“这事大家都知道,我厂里的人都知道,有证言。这破玩意儿先是放在窗台上,后来又放在桌子下,最后放在外面的窗台上。2005年的事情,从那时候开始一年两年地放着也没人管它。”

“你要告诉我那是曹操墓,我怎么也不会去碰。你在我面前摆一只羊、一只老虎,我当然去摸羊,不摸老虎。对吧。”他半卧在病床上,比划着羊和老虎,对记者说。

几年后,当考古队正式进驻西高穴村开始挖掘,刘大立用他的12吨吊车帮助建设了那两顶大棚。

“吊棚的时候,我跟考古队一个姓李的说:‘你们挖的这地方我下去过。我还从里面拿了个石轮’,他说:‘哎,那好,去看看。’”

等他们回到厂里,发现放在窗台上的石轮消失了。

“我寻思着,要是还在就给他,要是没有就算了。我要它干吗呢?”刘大立一拍手,说:“回去一看,这石轮没有了。”

2009年冬天安阳下了一场大雪。刘大立已经不记得日期,但他记得这场大雪。雪后两三天,安丰乡派出所的卫指导员在清冷的早晨带着几个人敲开了他家的门。“派出所的人跟我说,要真是没有了,那这事就严重了。可严重了我有什么办法?就是没有了。”

刘大立与他的儿子在这次抓捕中被共同逮捕。接到逮捕通知书时,他看也没看,一把撕成碎片。“脑袋一下就懵了”,他这么形容:“我不要这个东西。谁能想得到?”

案情很简单,刘大立也有证人为他作证。但是实物确实已经遗失。由于之前在预制板厂砸伤了腿,审讯后派出所办理了取保候审。儿子至今羁押已经四个月,他也搞不清原因。在他的理解中,儿子至今未被释放就是因为:“东西找不到了”。而刘大立对外界传说“抓捕30多人”的传言很惊讶:“我们西高穴村里,被抓的只有我、我儿子,还有三儿(化名)。怎么有30多个?”

无论如何,刘大立很清楚自己被捕给西高穴村带来的震撼:“我们村里有没有专业盗墓的?有!多不多?多!我听说了,村子里人心惶惶。这肯定把一些人给吓坏了。但是我不害怕,我又不是干这个的。”

赵姐的话代表了大部分村民对刘大立事件的看法,“那个洞有好几年了,谁能知道那就通着曹操墓?大人有时候会进去看看,小孩也在里面捉迷藏。结果突然说这就是曹操墓,说你盗墓,你说这可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4#
发表于 安徽省 2010-3-24 06:30 | 只看该作者
河南安阳是个好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5#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3-29 04:2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千年古村落 我们可以想象 当年也是非常气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6#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3-29 07:51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致命快感 at 2010-3-24 14:30:
河南安阳是个好地方

欢迎来美丽的安阳旅游: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7#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3-29 07:53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葛天氏 at 2010-3-29 12:26:
看到千年古村落 我们可以想象 当年也是非常气派

“渔洋”当年是出京往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8#
发表于 北京市 2010-5-6 08:27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去过西门豹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9#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5-6 09:02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猛犸啸西风 at 2010-5-6 16:27:
2008年去过西门豹祠!


想念同在拉萨的日子!:dance::dance:
喜欢干净的大仙哥,您再过安阳有吃饭的地儿了!:laugh::laugh:虚席以待。: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0#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6-12 02:04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6月12日上午,中央电视台10套和河南卫视同时直播曹操墓发掘现场。



有必要把它再翻出来看下。顶上去。。。。。。。:dance::dance::dance::dance::da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1#
发表于 安徽省 2010-6-12 09:38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2#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7-7 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很想去曹操墓,到时骑着我的弯梁去,到时希望你能带着我玩!

554575.jpg (74.93 KB, 下载次数: 5)

554575.jpg

124545.jpg (57.2 KB, 下载次数: 4)

1245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3#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7-8 02:34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赛驰迷 at 2010-7-8 07:47:
我很想去曹操墓,到时骑着我的弯梁去,到时希望你能带着我玩!

灵宝的兄弟,大哥我可以带你到大门,进去的可能性不大,发掘现场现在比以前更严了。#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4#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7-8 10:1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几天不见很想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5#
发表于 青海省 2010-7-8 10:41 | 只看该作者
干吗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6#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7-8 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从曹操高陵发掘以来就一直关注,曹操已是我最为崇拜的历史人物,去曹操高陵是我本年度最大的愿望,等到天气凉快点了,我就去,但是如果不能进去那就太遗憾了,你在打听打听,能付开个什么证明,等待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7#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7-8 23:44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河愚童 at 2010-7-8 18:11:
很好,几天不见很想念

期待能早日再和大哥相聚!#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8#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7-8 23:50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赛驰迷 at 2010-7-8 19:32:
我从曹操高陵发掘以来就一直关注,曹操已是我最为崇拜的历史人物,去曹操高陵是我本年度最大的愿望,等到天气凉快点了,我就去,但是如果不能进去那就太遗憾了,你在打听打听,能付开个什么证明,等待好消息!

XD,我当时进去也费了很多周折。我上面引的公告已说明进去的不易,真的对不起!#004##004##004##004#将来建成景区后您再来我给您门票,行麽?#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9#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7-9 0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过不知要等多久啊?

1232.jpg (7.14 KB, 下载次数: 9)

1232.jpg

111.jpg (23.68 KB, 下载次数: 11)

111.jpg

AINI.jpg (3 KB, 下载次数: 7)

AINI.jpg

http_imgload44.jpg (70.03 KB, 下载次数: 8)

http_imgload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0#
发表于 河南省 2010-12-27 14:03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竹荷雨鱼 at 2010-3-13 22:01:

过柏庄没多远,路西,离两百米距离时TNN的就站路中间拦我了,亏我证照齐全.要去小心点儿就是了,它不是一直都在的,回来时没撞见.:dance::dance::dance:

我在外地还从来没被查过!看我长相就象良民!:laugh::dance:#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4-24 07: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