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45030|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灣自動變速踏板車簡史-1990年代125cc中型踏板車款(201 ...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6 15: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灣自動變速踏板車簡史-1980年代 請見
http://www.motorfans.com.cn/bbs/ ... ge=1&highlight=



台灣自動變速踏板車簡史-1990年代50cc-110cc踏板車款
http://www.motorfans.com.cn/bbs/ ... ge=1&highlight=


台灣自動變速踏板車簡史-1990年代150cc大型踏板車款請見
http://www.motorfans.com.cn/bbs/ ... ge=1&highlight=






概論

1990年代各家紛紛推出125cc踏板車,原本居於獨佔市場的三陽倍感威脅

90年代前期市場主要是GY6發動機的豪邁,迪爵和EV4發動機的迅光 三分天下

90年代後期,三陽推出次世代的M92發動機阿帝拉,悍將,光陽也推出KDU發動機車種三冠王,山葉推出風光125,台鈴則推出台灣版AN125--星艦

除發動機的改進外,汽缸材料也改進了
三陽首先推出搭配陶瓷汽缸車款的巡弋125,
光陽也被迫推出陶瓷汽缸車款,台灣山葉也推出NPA汽缸

這些主流車款生產期長,加上耐用,所以現在台北街上蠻常見的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10-27 at 14:0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6 16: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0年2月中旬 光陽推出豪邁125 打破三陽125踏板車的獨佔局面

推出後的前幾個月,勇奪單一機種銷售冠軍

主因在於較三陽二衝程125車款(領導125,風速125)省油,不遜於三陽車款的加速性,加上實用性高的座墊下置物箱,還有當時認為還不錯的外觀
(但是儀表板配備卻很陽春,沒有轉速錶,三陽的領導125,風速125及為對抗豪邁的迪飛125全都有轉速錶)

因此獲得廣大使用者的青睞,90年代中後期至21世紀初期因為維修保養容易,耐用度佳.零件便宜使得生產線維持到2008年,創下除野狼125外台灣摩托車史上的另一個奇蹟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8-20 at 16:33 ]

豪邁1990_9月廣告1.JPG (329.74 KB, 下载次数: 79)

豪邁1990_9月廣告1.JPG

豪邁1990_9月廣告2.JPG (334.11 KB, 下载次数: 105)

豪邁1990_9月廣告2.JPG

1990年4月_豪邁廣告.JPG (932.3 KB, 下载次数: 112)

1990年4月_豪邁廣告.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6 16: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圖文出處 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21432229

三陽在民國七十九年推出迪飛125,請來當時的VJ吳大維代言。


迪飛是三陽最後一款二行程的125車種,由它的外型看來,就知道它與風速的血統關係,強調飛鯊造型的圓弧斜板,較風速比起來,更為小型化的車身的確更符合年輕的氣息。

迪飛的配備當中,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後照鏡,設計有氣流經過的導流孔。後來迪飛又新增了所謂的”變色龍”配色,在不同光線之下車身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代言人吳大維最早給大家的印象就是音樂台的VJ,那時ABC在台灣社會是很新鮮的一群,吳大維又洋派又陽光的風格更是令人喜愛。

當初吳大維在廿歲時到香港被湯臣電影公司的星探發掘,後來博陽廣告公司找到他來擔任三陽機車的廣告model。這支廣告我一直很喜歡,除了有吳大維外,庚澄慶的”雨中的精靈”更是為廣告畫龍點睛。

記憶中博陽廣告公司”好像”和三陽工業有關深的關係,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若真是如此的話,三陽也真的財力滿雄厚的,外型研發公司可以獨立出去,連廣告都能做別人的生意。

迪飛1.jpg (49.57 KB, 下载次数: 79)

迪飛1.jpg

迪飛3.jpg (44.07 KB, 下载次数: 67)

迪飛3.jpg

迪飛2.jpg (79.36 KB, 下载次数: 68)

迪飛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6 16:24 | 只看该作者
三陽迪飛賣的很差,完全不是豪邁的對手,一年多後,推出同是GY6發動機的迪爵125才挽回市場
附件是當年雜誌報導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8-7 at 00:31 ]

迪飛_3.JPG (650.98 KB, 下载次数: 94)

迪飛_3.JPG

迪飛_1.JPG (585.35 KB, 下载次数: 84)

迪飛_1.JPG

迪飛_2.JPG (552.4 KB, 下载次数: 78)

迪飛_2.JPG

迪飛125.JPG (988.54 KB, 下载次数: 74)

迪飛125.JPG

迪飛_4.JPG (600.64 KB, 下载次数: 73)

迪飛_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发表于 河北省 2011-8-6 23:5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下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
发表于 上海市 2011-8-7 00:15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下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
发表于 北京市 2011-8-7 00:5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
发表于 浙江省 2011-8-7 02:13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
发表于 湖南省 2011-8-7 05:03 | 只看该作者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他说的,我是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20 10:13 | 只看该作者
1990年代初期的豪邁125,主要分三大類

豪邁125:鼓煞,鐵輪圈

豪邁125B系列
B:前碟煞.異於豪邁125的前斜板,鋁合金輪圈
BII:前碟煞,豪邁125的前斜板,鋁合金輪圈,車頭上有跑馬燈
BIII:龍頭有跟BII一樣的跑馬燈,但斜板跟B一代一樣


豪邁125C:可動式,鋁合金輪圈,車燈在龍頭上

包含21世紀的豪邁車型請見

http://motorcycle.sh.cn/viewthre ... ge=1&highlight=

1992年11月豪邁125C.JPG (1.06 MB, 下载次数: 67)

1992年11月豪邁125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20 10: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0年面對光陽豪邁125熱賣下,三陽推出迪飛125仍非豪邁對手

於是也引進GY6發動機,推出迪爵125,除外型不同外,許多零件都跟豪邁是共用的

由於外形不賴,在市場上銷量也不差,產線至少維持到1990年代末.

1991年12月迪爵125.JPG (805.02 KB, 下载次数: 84)

1991年12月迪爵125.JPG

1992年11月迪爵125.JPG (1.1 MB, 下载次数: 68)

1992年11月迪爵1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20 11: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前在此31樓發過簡介

http://motorcycle.sh.cn/t_488247_2.htm

以下為迅光系列各版本

迅光Fuzzy,1992年發售,是迅光初期版本,外觀使用配有前輪擋泥板的可動設計,前避震器為防俯衝多連桿避震,煞車為股煞設計,大燈為雙燈泡設計(30w燈泡),一般俗稱為老迅光或者可動版迅光,外銷版XC125T以此車型為基礎。 (就是本篇測試的車種)






迅光Fuzzy FX,與上述可動版迅光的衍生產品,在外觀上採用無前輪當泥板的斜版設計,大燈有雙燈泡及三燈泡版本(30w燈泡),後期還導入當時頗為豪華的第二LED煞車燈版本(使用三燈泡車型,無貨架)。




迅光Fuzzy FR,1993年發售,是迅光車系的小改款車型,外觀上全車系改為無前輪擋泥板的斜版設計,前避震器改為潛望式油壓避震器並配備碟盤式油壓煞車,大燈一律採用三燈泡設計(20w燈泡),有貨架版及第二LED煞車燈版兩種版本可供選擇。

https://www.chyangwa.net/data/at ... A=_bmCdcJ6lW9n9.jpg


https://www.chyangwa.net/data/at ... I=_EKJrSYOg6LQC.jpg






迅光Fuzzy FD,1995年發售,迅光Fuzzy FR的衍生車型,車殼銘牌為Forward,大燈位置從龍頭下移到斜版,採用35W單燈泡,原本在斜版上的方向燈則上移到龍頭兩側位置,原大燈龍頭位置則改為定位燈並與方向燈共用一體式燈殼,第二LED煞車燈為標準配備,日本CYGNUS D及外銷版CYGNUS R以此車型為基礎。


https://www.chyangwa.net/data/at ... ==_tojyWkWnuTab.jpg





台北街上除初代迅光較不常見外,其他幾款都很常見,當年比豪邁125貴 約NT3000元以上
但銷量僅次於豪邁,能見度不亞於迪爵125

發動機較GY6車系安靜,油耗聽說較GY6低,至於有沒Gy6耐用,台灣網路上各有愛好者支持,不知大陸車友對這兩類發動機評價是如何?







附件一為1992年初代迅光廣告

1992年11月迅光125.JPG (993.05 KB, 下载次数: 108)

1992年11月迅光1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
发表于 江苏省 2011-8-20 11:18 | 只看该作者
直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20 11: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0年代初,125踏板市場成熟,台鈴也推出頭一款125踏板車贏將125

贏將125分鼓煞和碟煞款,其中某一款有轉速錶

該車是台灣最後一款二衝125踏板,配備高級,性能也最優良,1992年推出時,有其他車廠125車款所沒有的前油壓避震器.可惜市場上不太接受二衝車款,台北銷售量非常少,遠遠少於迅光和迪爵125

後繼車種則要到1996年才有台灣版AN125----星艦125登場

suzuki 贏將 125 老車不死的神話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 ... 2&last=14043327

沒想到大陸也有車友在玩這款車
http://cdn.jorsindo.com/redirect ... 0&goto=lastpost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8-20 at 19:38 ]

1992年11月贏將125.JPG (987.31 KB, 下载次数: 61)

1992年11月贏將125.JPG

1993年1月贏將125.JPG (718.44 KB, 下载次数: 70)

1993年1月贏將1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20 11: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詳見
http://motorcycle.sh.cn/viewthre ... ge=1&highlight=

基本上台灣1990-1993年125踏板就是這些車款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8-20 at 19:47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6#
发表于 上海市 2011-8-20 12:1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两辆踏板都是光阳:豪汉150,A博士。对台湾的踏板也比较关注。近些年台湾踏板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文章不错,我喜欢。请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7#
发表于 江苏省 2011-8-20 12:3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不错,勾起了许多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20 14: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Originally posted by 瓦西里 at 2011-8-20 20:10:
我的两辆踏板都是光阳:豪汉150,A博士。对台湾的踏板也比较关注。近些年台湾踏板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文章不错,我喜欢。请继续!



台灣踏板摩托車1990年代進步很大的,外型變化多,材料耐用度也提升不少
話說回來,豪漢有機油冷卻,效果是否感覺的出來?




==================================

原文出處
http://wanghan0201.wordpress.com ... %E8%A2%8B%E5%AD%90/


光陽豪漢HEROISM車系有分成125跟150兩款,125是與豪邁GY6系一樣,後避震器全部是單避震(置左),豪漢150系列則採用後雙避震,但車架架構與豪漢125一樣,不過多了一組右後避震器的上鎖點以及右側排骨(右下避震支架),此款的後輪改用後碟煞車系統(卡鉗置左,這跟現今光陽車系不同),但雙避震的150並沒有生產到最後,到了新豪漢的末代批次,可能是清庫存的壓力,光陽直接推出完全是125車架架構,後單避震以及後鼓煞的150車款,不過這批很少就是,要區分各型豪漢,看行照可以看得出來

Q:感謝版主的回應~

由於最近想購入該款車種所以在做功課,能否請版主解答幾項疑問

一、車殼價位高是否有副廠車殼

二、150、125差異性會很大嗎?因為我有考慮用來雙載長途出遊

三、零件是否已經出現斷料的問題?

四、該款車款有無出現所謂通病的狀況?

問題繁多麻煩版主了︿︿因為年輕時就很喜歡款車種現役車種外型、性能都不能吸引我唯獨豪漢才對我的位

A:
1.豪漢不管是一代款還是二代款都有副廠的車殻,價格算是中等,一車份大約在四五千台幣左右(不含內側件),而內側塑料件就只有原廠,如果連內側件都全換,大概在萬元以下,店家請自行在奇摩拍賣或者露天拍賣用豪漢車殻搜尋
但記得買的時候要註明是新豪漢還是豪漢
2.125跟150的差異,如果是原廠來比的話,其實還好,因為125的齒輪箱的齒輪比比150大,所以雖然150動力一定比較大,但加速是伯仲
但是重點是125是標準的GY6引擎,所以要改58半價格很便宜,改了58半,就等於是150等級了
3.零件部分大多數因為是標準GY6零件,尤其是125的,所以短時間內不用擔心缺料問題
4.通病………….我想了很久,應該是前懸吊(TLAD式連桿避震)跟後面的引擎弔架珠碗很容易壞掉,這是豪邁舊有的問題,豪漢因為拉長加重車體所以問題也是會有
另外GY6引擎久了會吃機油,如果有預算還是做個大修比較好,但很神奇的是只要好好顧,即便吃光光機油這顆引擎還是活著,超級耐用的





圖文出處


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38968492


豪漢科技風

光陽豪漢在剛推出上市時,為了與同廠熱賣車種豪邁125有所區別,特地將豪漢塑造成集科技於一身的新機種,因此型錄中也是充斥著濃濃的未來風。

事實上,國內機車廣告強調未來感的不少。

民國70年代光陽名流100、鈴木工業青峰50的金屬人、三陽迪奧50也是。

另外光陽翔鷹的變形金屬老鷹也頗有魔鬼終結者的fu。

民國80年代有幻艦星艦的太空船、山葉迅光的飛碟等…都是主打科技風。

豪漢強調車殼採3D無接縫設計。

好處是不必外鏍絲接起來,較為流線美觀。

缺點嘛,破了一小塊,就得換整個殼。

前、後雙碟的機種。

置物空間也有夜燈及絨布。
後來豪漢好像又小改款了一次,重點在前斜版,細節還得去翻翻型錄才知道。

之前的另一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去看看另一張型錄






===============
此車我大學同學當年有買,某天我摩托車故障,有跟他借過一晚.大燈感覺比迪爵125亮
150有雙碟煞



此款車當初最大賣點是油冷,此外,可動式的廣告中,有提到 座墊內有小照明燈,也算蠻貼心設計
銷量還可以,台北街上偶而可見,但遠不如迅光常見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8-21 at 10:41 ]

豪漢1_6.jpg (53.41 KB, 下载次数: 134)

豪漢1_6.jpg

1994_2月豪漢125_150_可動式2.JPG (808.55 KB, 下载次数: 65)

1994_2月豪漢125_150_可動式2.JPG

豪漢1_3.jpg (61.33 KB, 下载次数: 70)

豪漢1_3.jpg

豪漢1_2.jpg (37.95 KB, 下载次数: 46)

豪漢1_2.jpg

豪漢1_4.jpg (57.98 KB, 下载次数: 63)

豪漢1_4.jpg

豪漢1_5.jpg (44.58 KB, 下载次数: 54)

豪漢1_5.jpg

1993_3月豪漢125_150.JPG (822.58 KB, 下载次数: 68)

1993_3月豪漢125_150.JPG

豪漢1_1.jpg (33.26 KB, 下载次数: 48)

豪漢1_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
发表于 上海市 2011-8-20 15:24 | 只看该作者
顶这样全面的知识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8-20 16: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圖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31217428


民國83年三陽工業推出中型速可達機種巡弋125,這台車的實力的確堅強,外型及配備皆是當時125級距中的上上之選。

廣告主打這台車是"貼地飛彈",論外型,擺脫雙陽那時的渾圓古意造型,前斜板及車身線條更為流線。

"第一"的配備不勝枚舉,如新型照後鏡,不必接觸鏡面即可調整角度;自動點燈系統,可以偵測四周光線,自動啟動大燈。

鋁合金電鍍陶磁汽缸可是國內首創,引起各家車廠全力跟進;另外從意大利進口的雙渦輪鋁合金鋼圈也是相當豪氣的手筆,搭配雙缸式碟煞,很有殺氣。

巡弋的加油口位於左後方,後扶手旁。那時車種的加油口己走向外露式,不過還不是彈跳式的,得用另一隻鑰匙開啟。

相似的油箱位置最早出現在台鈴的新貴50中,後來的山葉迅光125、台鈴鸁將125及一些50cc機種都有這種設計。

巡弋的油箱竟有8.5公升之大,令人欽佩。

從1994年6月上市,巡弋也有15、6年的歷史了。

在路上並不是那麼常見到這輛車,不過我個人對它相當有好感。

=================
先前桂林綿羊車隊購進庫存巡弋125.評價不好,後來才知道有陽春縮水版的車款

巡弋125_2.jpg (57.66 KB, 下载次数: 54)

巡弋125_2.jpg

巡弋125_3.jpg (50.53 KB, 下载次数: 58)

巡弋125_3.jpg

巡弋125_1.jpg (41.27 KB, 下载次数: 47)

巡弋125_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下一页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5-30 21: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