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大漠铁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码相机分类及摄影技巧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30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1:4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拍摄对象是怕惊扰且行动迅捷的小昆虫,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获取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门速度就可以相应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会造成画面较粗糙,颗粒感加强,因为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阶ISO还能获得足够精细的画面(像Canon 300D在ISO800下还可以获得通透的片子来),否则不建议使用。三是使用闪光灯,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蝗虫照片,只有通过小光圈才能获得,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降低,而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长明灯光,闪光灯是唯一选择,而且行动要快。为了避免直射过曝,请在闪光灯上加柔光罩。

用得着的小技巧:

    1.遥控或快门线的使用有助于获得清晰的照片,或者使用相机的定时自拍功能。

    2.测光与聚焦模式尽可能不用点测,因为在点测时反而测焦不准。一般的消费类DC手动聚焦功能较弱,而在被摄物较小不易准确聚焦时,可以在同距离处手持手表之类的大一点的物件来辅助对焦。

    3.使用液晶屏取景,因为拍微距本身就要与被摄物离得很近,再使用取景器取景不仅姿势不雅,关键是不易端稳相机。而使用液晶屏取景,可以让拍摄者很从容地构图,并方便看到最终的浅景深效果。

    4.注意背景。尽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体间的接缝处,有时一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效果。


    5.巧妙搭配不同摄影器材。同事中有人成功使用E20P配标头反接,这时反接的标头就成了一个放大镜,可以获得更好的微距效果,尽管成像中带有黑圈,使用大分辨率做裁剪就可以了。
    6.适当尝试逆光效果.特别是边缘薄且透的植物花、叶之类,逆光下会表现出特别的美感。

    7.旅游景点中,像风蚀的石刻、锈迹斑斑的门锁之类,在微距拍摄中会表现出强烈的质感。

随身必备物品:

    黑布:方便人工布置背景,突出主体摄影。
    白布、白卡纸(有一定硬度)、小夹子:一是可以方便补光,二是可以挡风,以防花草在风中摇摆。
    水、小喷壶:拍花草时特有用,喷洒点水会使照片特灵光,简单一点的解决方法就是带矿泉水,口含水喷一下最方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1:45 | 只看该作者
微距摄影3招技法
现在,很多朋友都买了DC,而很多使用DC的朋友,也都喜欢拍点微距——题材容以获得啊。不过有些DC的微距能力并不是那么优秀,我在这里提供一些简单的提高微距能力的办法,适用于DC和不愿意另购微距镜头的使用单反的朋友。
第一招:使用增距镜
  其实所有使用增距镜的朋友都知道,接驳了增距镜以后,相机能把远处的东西放得更大,同样的,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由于使用增距镜时,最近相机对焦距离不会改变,所以也能让拍摄的物体比原来更大。不过这招的使用,有一个限制和两个缺点。
限制:
  就是只能用在微距能力不强的相机上,或者是用在相机的长焦端。因为微距能力过于强劲的DC,微距往往在广角段,距离往往达到1~2cm,接驳了增距镜以后,再拍微距,有可能无法对焦。对于单反相机来说,由于对焦距离原本就比较大,所以不需要在乎这个问题。

微距摄影3招技法

微距摄影3招技法
缺点:
1、增距镜使用以后,镜头的光圈会变小,虽然相机上显示的光圈数值不会改变,根据相机内测光的结果拍照,也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光圈的真正数值,应该是显示的光圈数值乘以增距镜的倍数:比如,一只镜头在接驳了2×增距镜以后,当使用光圈为F2.8的时候,实际的光圈数值是2.8×2=5.6。这个时候,虽然按照测光结果,仍然能拍摄,但由于实际光圈变小,焦距变长,这个时候,快门速度会变慢到手持的时候,可能因为轻微的晃动而模糊的程度,所以,最好使用三脚架来保证图片的清晰。
2、增距镜往往不轻,有点重量的哦。所以接在相机上的时候,容易头重脚轻,即使放在三脚架上也不能绝对保证平稳,按快门的时候,产生的震动,也会造成拍摄的失败,最好是使用自拍,或者用快门线进行拍摄。把震动减到最低。
第二招:使用近摄镜
  近摄镜,其实就是凸透镜。有三片一组的,也有单片的。有+1、+2、+3、+4等几种规格,数值越大的,放大倍率越大。可以单片使用,也可以多片叠加使用,非常灵活。

微距摄影3招技法
  优点:投资不大,一般就200~300元,可以买三片一组的了。机动灵活,镜片毕竟不像增距镜那么占体积。几片任意组合,灵活度高。使用近摄镜的时候,光圈不会像使用增距镜时一样减小,所以可以比增距镜更为大胆的使用。部分广角附加镜的最后一片镜片是可以卸下来的,作为近摄镜使用,所以有广角镜和准保买广角镜的朋友注意了哦,你买的东西,是否还附带了这样一个有用的功能,呵呵。

微距摄影3招技法
  缺点:这种方法由于近摄镜改变了镜头的光学结构,因此成像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解决方案还是有的。首先,要装滤镜,肯定要买转接环,转接环一般都有较大口径和较小口径的两种选择。这个时候,还是用较大口径的。而如果是镜头前边有滤镜螺纹,可以直接接滤镜的那类DC或者单反,则最好买大一号的转接环,使用大一号的近摄镜。口径大的滤镜,可以让DC利用该滤镜的中心部分成像,避开边角成像质量差的部分,获得比较好的成像。其次,在使用近摄镜的时候,最好使用相机的长焦端,这样做同样是充分利用中间部分的成像。第三,适当收缩光圈,光圈小,利用镜头边缘部分就少,可以近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几招联合,成像质量下降并不会太明显。
第三招:倒接镜头
  这个方法,很多人都说过了,就是把单反的镜头——一般是使用50mm标头,通过双阳头,倒接在DC或者是单反机的前边。这种方法,放大倍率最大,成像质量最好。但双阳头相对难找,操作不便,机动性差,同样有头重脚轻的问题,而过大的放大倍率一般来说使用较少,所以,也许这是最精彩的拍摄方法,但却不是最实用的。
室内静物拍摄
我们可以从静物拍摄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还有,你能自由自在地控制光线,你的被摄体永远也不会厌烦和焦燥不安。所以静物拍摄不像远景拍摄和肖像拍摄。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谈一下静物拍摄问题。
  一、光线
??我们大多数拍摄工作都是在室内进行的。显然,室内拍摄需要更好的光线。因此最好能靠近窗户,那里有更多的阳光。
  为了避免较大的阴影,最好在自然光线下拍摄。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三张照片,它们是一模一样的玻璃国际象棋。这三张照片都是在同一背景下用相同的相机拍摄的。

室内静物拍摄技巧
??第一幅是在钨丝灯光下拍摄的,使用了相机的日光设置。就像大家看到的一样,主体带橘黄色调。这是因为钨丝灯光比日光色温小。(不同的温度下呈现的色彩不同,这就是色温。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 K,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有蓝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有趣的是,在我的左手下边,可以看到来自窗外的日光的反射。这使拍出的图像有些区域是亮色的。
??第二幅图像在相机的钨光设置下拍摄。这好像在胶卷相机中使用特别的平衡钨光胶卷。它看上去比第一幅色彩要好。但是,仍然有一点偏黄。而且,你可以看到,户外阳光的反射使棋子偏蓝了。这是因为日光比钨光(我们平衡相机所使用的)的色温大。
??第三幅图像在日光直射下拍摄,也使用了相机的日光设置。拍出了我们期待的效果。这就是在自然光线工作下拍摄效果更好的原因。
??当然,有时更柔和的钨丝灯光可以增强图像。因此,还是要多试试这些效果。
??如果你的相机有内置的闪光灯,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因为闪光灯和镜头联系十分密切,可能带来多余的阴影。尽量使用更薄的纸巾,以驱散光线。这也可帮助你软化任何光点。
??如果你想用窗户外的光线,一定要把把曝光时间设置短一些。而且,你最好使用一个三脚架,把相机固定,摇控释放快门。如果需要的话,使用一张白色的纸放在光源的对面,把光线反射到阴影区域,以平衡光线。
二、从小事物拍起
??当拍摄静止事物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光线的效果。我们周围有很多静物,我们要善于发现。而且,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经验。


??当你开始拍摄静止图像时,应该从小事物拍起。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光线与阴影的关系,以及对象的形状是怎样影响阴影的。然后,加一些别的物体,比较一下其中的差异。你可以多进行一下这样的尝试,收获会很大的。
??你也可以拍摄一些可对比的图像,硬与软、亮度与黑暗、平滑与粗糙等等。每一种情形都会有不同的效果。
??秋天,我们可以拍摄万紫千红的色彩,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你可以试着找一些好的对象,如红叶、水果等等。
??三、背景

??有一个大家拍摄时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不考虑背景。背景也是我们主要对比的方面。好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可以把主题显得更鲜明,而差的背景就会掩盖主体。
??黑色的天鹅绒背景可以帮助吸收不必要的光线
??如果你不需要反射光线,那么黑色的天鹅绒可以帮这个忙。黑色的天鹅绒难以找到的话,白色或近似白色的纸张也行。显然,这种情况下,你需要试着把阴影去掉,然后再输出照片。当然,你如果就想要这个效果,就是例外了。
四、灵感
??我们已经看了光亮和黑暗的对比。如果可以使用黑色和白色胶卷,将会很有趣。我们可以看看不同的色调。我们从哪里找灵感呢?
??考虑一下阐述一首歌的主题吧!你可以选择一首歌,联想一幅生动的画面。然后,尽力在生活寻找、拍摄出那幅图像。你可以从格言、报纸中发挥充分的想象。我们的灵感来自多个方面,需要你去发掘、把握。


??这幅图像就是我根据一首古老的歌联想拍成的
??如果你想拍摄肖像,不需要为找模特发愁。去买一个艺术人体模型吧!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摆造型,也可尝试不同的光线。
??五、图像管理

??当拍摄照片后,记得多花一些时间管理、完善它们。你可以用计算机编辑图像,做出各种各样的效果。你可以改变背景,调整颜色、亮度对比度等等。你还能够把不同的图像结合起来。
??这就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要因为天气不好,就把相机丢在一边。我们要学会在各种天气情况下去对比拍摄。如果你对拍的照片不满意,千万不要着急,一定要从中汲取教训。它们是无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1:5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发了一天,300帖,这帖还没有发完,太累了,明天接着发!


这帖是我们这里数码影搂的培训资料,是从北京带回来的.影搂的老板是我的好朋友,征的他同意,特地发出来献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资料很全,很专业,仔细看帖的朋友都会有所收益.!


感谢晕管,金牌乞丐管,您们对我的加精,加分,是对的鼓励,我会更加努力写好帖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1:54 | 只看该作者
花卉拍摄技巧
有数码相机的朋友肯定会拍摄微距照片,拍摄微距照片肯定少不了拍花花草草,这几乎是每个拥有数码相机的玩家都会去做的事情,不过看着网上别人拍摄的那些美丽的花花草草,可自己拍出来的照片就是没有那么艳丽动人,这心里难受劲就别提了。其实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创作有先天的优势,而新推出的许多数码相机都加强了在微距方面的功能,很多熟悉产品的微距最近拍摄距离都在6cm以下了,这为我们拍摄花花草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下面我们通过四要素理论来提高下花卉拍摄的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1:55 | 只看该作者
四要素:
  一副优秀的花卉图片必须具备以下4个要素:鲜明的主题、完美的用光、简洁的构图、和谐的色调。这四个要素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融合不可分割,共同支持着一副作品。拍摄花卉时,能不能掌握和处理好这四要素是成败的关键。
一、鲜明的主题
  花卉摄影不同于其他风景摄影,并非只有在著名的山水旅游胜地,国内外名胜古迹才能够拍摄出好的作品,只要各位同学对周围的花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就会发现拍之不完、摄之不尽的题材就在身边。比如雨后初晴,雪后美景,春日风情都是可以拍摄的对象,无论是在住宅小区,山涧田野,或者是公园郊外,都有许多美丽的花花草草在展示着动人的容颜,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的挖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1:55 | 只看该作者
 拍摄花卉,要通过用光,构图,色调对比,景深控制等技术手段把最引人入胜的地方突出出来。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把最精彩的部分拍清晰。比如图2这朵小花最动人的地方是花蕊,但是这朵花的花蕊很细小浓密,特别容易收到风吹甚至呼吸气体的影响,笔者采用了手动对焦,焦距选择为2CM的位置,把光圈放到最小,以保证最大的景深。把这样的花卉拍清晰难度很大,一是手动聚焦距离不好掌握,在液晶显示器上看聚焦清晰了,可拍出来不一定清晰。二是这样的小花卉一般比较低,不便于使用三角架。三是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不能有任何风吹草动。除了反复拍摄,还可以采用连拍功能,或者包围拍摄,多试几次就能够获得满意的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1:56 | 只看该作者
谈到用光,不能不谈曝光的把握。有的朋友因为数码图片在制图软件上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效果,而忽视了拍摄时的曝光问题。其实不然,后期调整固然能改善拍摄时的不足。但是,后期调整与拍摄曝光准确的图片的质感和色彩的饱和度相差是比较大的。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重视曝光问题。不具备手动曝光功能的相机,一定要利用好曝光补偿功能,背景亮度高时,一般要+0。7或+1;背景亮度低时,一般要-0.3或-1。具体的补偿系数要视背景与花卉的亮度差来确定。具备手动曝光功能的相机,要观察拍摄环境,找到反射率为或接近18%的物体作为测光的参照物。总之前期拍摄,一定要重视曝光的准确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1:57 | 只看该作者
在拍摄花卉的构图中,如何把没有用的或者干扰主题的景物去掉,以简洁画面突出主题,是令人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主要方法是利用景深把杂乱的物体虚化掉,在保证主题清晰的情况下,尽量用大的光圈;或者移动主题和背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1:57 | 只看该作者
四、和谐的色彩
  花卉是以色彩和造型取胜的,花卉摄影应注意色彩的处理。一副花卉图片,要有和谐的色调,不能杂乱无章。每种花卉都有自己的色彩特点,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光线条件和不同的背景确定自己要采用的色调。大红大绿,虽然刺眼,但处理得好,也艳丽悦目;轻描淡写,虽然平淡,可运用得当,也淡雅高稚,令人赏心。一副花卉摄影,总得有一个主色调,不论以冷调为主或以暖调为主,只要运用得当,都能“浓妆淡抹总相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1:58 | 只看该作者
目前许多数码相机都很适合微距拍摄,当然关键还是在于各位同学多发掘多观察多构思,这些微小的花花草草能够让我们体验到自然的美和生活的情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1:59 | 只看该作者
昆虫拍摄技巧
我小时候就喜欢观察昆虫,也曾为一张张精美的微距生态照片惊讶不已,梦想着有一天我也可以拍出那样的照片。

  我也曾经考虑过传统相机,但价格不菲的专业微距镜头、各种接圈、伸缩管、微距专用闪灯以及纷繁复杂的设置,让我望而却步。数码相机的出现和普及成了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的最佳选择。目前大多数的民用级数码相机都具有微距拍摄功能,也就是在不用附加任何镜头的情况下,只需轻轻按下微距功能按钮,拍下的照片就可以和单反机拍摄的效果相媲美。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在相同光圈值下,有着较大的差异。数码相机的大光圈(比如f2.8)所获得的景深,换作单反相机可能要用f11以下的小光圈才可能实现。而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光圈大小的关系在单反和数码中的原理是一样的,因此试图实现某一曝光量时,数码相机可以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因而使手持成为可能。只要拥有一部有微距功能的数码相机,我们就能更加轻松地进行微距摄影。对于摄影,我只是一个爱好者,对于摄影技术,我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宏篇大论可以谈,以下的这些文字是我的一些拍摄经验和感受,虽然不“专业”,但也希望能给一些热爱大自然,爱好摄影的朋友一些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1:59 | 只看该作者
 1、根据昆虫的习性,确定拍摄的时间。早晨太阳刚升起来,无论是从摄影的角度,还是一些昆虫生活习性的角度来看都是很好的拍摄时间。
  透过帐篷的缝隙,看到天已经有些亮了,我起身拿起相机,缓缓地拉开帐篷拉链钻了出来,几只昨夜被灯光吸引进来的小蛾子也跟着飞了出来,它们飞得很低,顺着它们飞行的方向,我看到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厚厚的草甸上点缀着无数的野花,看似平静,其实充满了生机,是的,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最佳拍摄时间。这时候草丛中的温度还很低,昆虫们几乎都是静止不动的,它们要等太阳完全升起后吸收足够的热量,才会开始一天的活动。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拍摄机会,只要你找到它们,就可以从容地进行构图和拍摄了。
  经历了夜晚的低温,草丛中变成了露珠的世界,它们撒得到处都是:宽大或是狭长的叶片上、娇柔的花朵上、规则的蛛网上,还有蝴蝶的翅膀上。较弱的光线可能会增加相应的曝光时间,你应尽量选择最稳定的拍摄姿势,快门速度小于1/20秒时建议使用脚架拍摄。 阳光在蔓延,像是有人缓缓地拉开幕布,当柔和而华丽的“灯光”洒在舞台上的时候,昆虫们迫不及待地开始表演了。


  一只看起来灰灰的小蛾子顺着细长的草叶爬到了开阔的地方,没有了杂草的遮挡,阳光暖融融地洒在它的身上。不经意间,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大自然描绘的完美画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2:00 | 只看该作者
2、根据拍摄对象的习性,寻找拍摄模特。此外还要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人们常说“蝶舞花丛中”,其实很多昆虫都喜欢访花。各种蜂类、蝇类、花金龟、小型的天牛等等,它们都离不开花,离不开这香甜的食物。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昆虫知识,对找寻昆虫会感到无从下手,不妨多留意一下花朵。昆虫在花朵上取食的时候,警觉性也会降低一些,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近它们。这只美丽的荨麻蛱蝶自顾自地埋头大吃,即使我在很近的距离拍摄,它也毫无察觉。拍摄此类颜色反差较大的照片,应尽量选取蝴蝶身上的中间色调来进行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2:00 | 只看该作者
3、在拍摄过程中要独具慧眼,仔细观察。
  很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他们就看不到这么多昆虫?的确,昆虫体型很小,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且会运用“拟态”和“保护色”来对付天敌,它们尽量把自己融入到周边的环境之中,给我们的找寻增加了更大的挑战。不过,只要你肯多花些时间和耐心去寻找,相信你会有很不错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2:01 | 只看该作者
4、耐心加一点点的运气是成功拍摄某些昆虫的前提。
  生态摄影,尤其是拍摄较小的昆虫,仔细耐心地寻找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点的好运也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蝉是比较难拍的种类,它们要么在高高的树枝上纵情歌唱,要么就在你还距离它很远的时候突然在浓密的枝叶间一阵乱撞后逃之夭夭,几乎不给你拍摄的机会,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点点运气的帮助。午后的山林炙热而宁静,我一个人爬到了半山腰,决定坐下来稍作歇息。无意中,发现了这只趴在古老银杏树干上的鸣蝉,它距离我也就20厘米左右,丝毫没有要逃走的意思。取景器中我第一次看清了蝉的样子:一对粗壮的前足,腹部有两片制造仲夏气氛的鼓膜发声器,以及两对强有力的膜质翅膀—这简直就是造物主的杰作!运用大光圈拍摄,使背景中的青石板虚化掉,刚好和蝉身上素雅的颜色相协调,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得到运气的眷顾毕竟是少数,更多地还是要考验我们的耐心。当然,这也是生态摄影乐趣的一部分。长角蜂就是一类需要耐心才可以拍摄到的昆虫,它们总是忙碌地穿梭在各种花朵间,每朵花上停留的时间都很短,几乎不给我拍摄机会。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顶着长长触角的家伙在我眼前飞来飞去。还好,我发现这些家伙飞累了会落在松针上小憩一下,但是拍摄依然困难,它们还真的是没有浪费自己的大眼睛,只要我稍有动作便马上起飞。我只好蹲到低矮的松针丛中等待机会,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将近3个小时,还好,拍到了想要的照片,也对长角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2:01 | 只看该作者
5、坚持总会有回报,摄影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昆虫摄影更是这样。
  螳螂在花丛中捕到了一只大个儿的食蚜蝇,三两口就吃掉了大半部分。猎物的味道很快就吸引来了一群贪婪的小蝇,它们围着螳螂不停地飞舞,一有机会就冲上去享受着不劳而获的大餐,甚至还有的家伙落到螳螂的嘴边去舔食汁液。面对这群讨厌的侵略者,威武的螳螂毫无办法。大光圈几乎把螳螂的身体虚掉,突出了螳螂的眼神和捕捉足上紧紧夹住的猎物。由于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尽量选择竖构图使螳螂充满整个画面,让主体更加鲜明。

螳螂
  一张好的昆虫生态照片首先应该是一张生动的照片。我们平常看到很多普通的昆虫,其实都可以拍出很好的画面。很多人认为好的照片,要么是血淋淋的绞杀场面,要么是很稀有的种类,而我觉得一张生态照片是否生动才是至关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2:02 | 只看该作者
昆虫在它们的小小世界里自顾自地完成短暂的生命历程:或是幸福快乐地追求配偶;或是剑拔弩张地准备捕猎;或是大口咀嚼着美味的食物。所有这些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真实且很是平常。然而,只要怀着对昆虫本身的喜爱,对了解它们的生活充满热情,我们就能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昆虫们平常却又精彩、真实而不乏生动的瞬间,才能用自己的照片赋予昆虫以“个性”!
  关于昆虫摄影的一点点善意提示: 在拍摄过程中,不管我们多么地小心,其实都多多少少地打扰了昆虫们的生活。牧蚜蚁加快了慌乱的脚步、小甲虫把足一缩就掉到了草丛中、舟蛾幼虫不停地晃动着倒悬的身体、叶蝉飞快地闪到了叶子背面、螳螂举起捕捉足,眼睛死死的盯着你……还有一些拟态高手,对自己的伪装充满信心,比如螽斯或是一些尺蠖蛾的幼虫,即使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只要不碰到它们,它们就会一直保持原有的姿态,一动不动,你觉得它不怕你,你没有打扰它,其实不然,刚才它们还在大口大口地咀嚼着嫩叶或是惬意地清洁身体,因为你的到来,这一切都停止了。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带给它们的压力和恐慌。我一般会小心翼翼地接近它们,拍摄对象闪躲一两次后我就会考虑放弃拍摄。其实说到底,在大自然中找寻的我们,不可能对生态没有任何影响,重要的就是一定要适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2:03 | 只看该作者
水珠拍摄技巧
雨后清灵的水滴,或者飞溅的泡沫,虽然稍纵既失,但仍可以使用数码相机将它们拍摄下来,而成为一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相机
  拍摄飞溅的水珠并不需要非常高级的专业相机。而拍摄的环境和器材也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轻松实现的。一般来说,只要相机的快门速度能够在1/500秒以上,并带有强制闪光灯,无论是高端的单反相机,还是最普通的定焦小相机,在合理应用环境光线的并正确对焦的情况下,都能够拍摄出非常不错的水珠照片来。可以说,拍摄一张好照片相机仅仅占到总体因素的30%,而其中另外30%则是环境问题以及拍摄角度问题,而最重要的则在于手拿相机的人。

水珠拍摄技巧
环境
  其实拍摄出晶莹剔透的水珠,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的摄影室和特殊的灯光效果,在大多数时候,许多喜欢拍摄水珠的摄影爱好者都是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拍摄的,而灯光则只要不是太暗,一般的白炽灯和日光灯就完全够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2:04 | 只看该作者
工具
  看到晶莹剔透而又色彩斑斓的水珠世界,很多人会认为这一定需要多种特殊工具才能拍摄出这一效果,而事实上,拍摄这一水珠的世界,最简单的只需要一个水龙头和一个带有特定颜色的塑料盆或者透明的玻璃盆就可以了。比如说,假如你想拍摄出兰色的水珠,那么就可以找个兰色的塑料盆来拍摄,当然假如在玻璃盆下垫衬上金黄色的纸张,自然的,水珠的颜色就变成金黄了。而象图2那样或火红或碧绿的色彩则是普通的两张风景海报垫在盆底所作出来的效果。当然,如果想要色彩看上去更加的绚丽而夺目,则可以在水中添加单色或者混合色的颜料。

水珠拍摄技巧
焦距与物距
  在拍摄水珠这样的微观世界中的东西时,虽然普通的定焦相机也能勉强进行拍摄,但最好是使用变焦镜头并带有微距对焦模式的相机,这一点,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数码相机都能做到,而在焦距上,则尽量使镜头处于中焦位置,如果对焦模式中有手动M档则最好使用手动档对焦,以保持图像的清晰和细腻,而在镜头与水珠的拍摄距离上,只要镜头能够对焦清晰,并保证水花不会飞溅到镜头上,尽量的靠近水珠,一般来说,相机与水珠的物距最好在10厘米左右。而为了保证相机的镜头的安全,则最好为相机加上UV保护镜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5 02:04 | 只看该作者
光圈
  如果可能,可尽量应用小光圈,因为较小的光圈会带给我们较大的景深,使跳跃的水珠更加的清晰而细腻,一般来说,光圈可设置在F6左右,笔者也曾经使用过富士的S602zoom上的F11光圈,其视觉冲击力也相当的不错。当然,而如果相机本身的功能较为丰富,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则最好把相机的调整到这一模式上。
快门
  跳跃的水珠的改变形状和下落方式的速度非常的快,一个直径为0.2mm的水珠,其在与水面接触后再次弹跳的时间不会超过1/1000秒,想要拍摄下其下落或者弹跳的瞬间以及水珠中映射出的世界,就需要我们把快门速度设置的非常高。以富士的S602zoom为例,它的最快快门速度达到了1/10000秒,非常适合捕捉这种稍纵既逝的镜头。当然如果快门速度在1/500秒以上也能够进行拍摄,但对于运动速度过快的水珠就不容易捕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5-30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